如果不把《菊石》看作是戀情片,還是不錯的。畢竟真實人物歷史背景過于出彩,影片也有一半時間在介紹前情提要(相關(guān)人物背景)。天知道我有多愛Mary一個人在海邊撿石頭的場景,粗糙的麻布裙擺,勞作的雙手,指縫間的泥沙;陰沉的天空,呼嘯而凌烈的海風(fēng),黑色的泥土和沙石,遠(yuǎn)古時代的聯(lián)結(jié)、呼喚和鐫刻印記!仿佛是弗里德里希畫作再現(xiàn),并且附加了一種粗糲、原始、質(zhì)樸實在的感受,海水、泥土、石塊的腥味彌漫在空氣中。
情感推進(jìn)部分實在很敷衍,直接生硬攻壘。
沖著凱特和羅南一直期待此片,這種神仙配置很容易聯(lián)想到另一神仙配置的成功典范“卡羅爾”,于是乎就更加期待。之前還特意去百度了一下什么是“菊石”,學(xué)到了新的知識點??搭A(yù)告片的時候,感覺就是那味兒,那演員那范兒,簡直了!全片看完后,第一反應(yīng)就是,是不是我錯過了什么劇情,為什么感覺沒太看明白,然后就馬上又看了一遍,結(jié)果還是不太明白,繼續(xù)百度了一下導(dǎo)演的背景資料和影片的風(fēng)評,終于感慨了一下,唉,這劇情耽誤了我的神仙演員啊!
歲月在凱特身上留下的痕跡恰到好處
從知道主角陣容就在期待的影片,和《燃燒女子的畫像》有幾分相似,海邊、海風(fēng)、兩個起初冷漠,沉默不言的女子,在寂靜中產(chǎn)生強(qiáng)烈的愛。
看著看著不由感嘆曾經(jīng)性感的露絲,如今老婦人般寬厚的背
影片一開始兩個主角的距離,很讓人擔(dān)心后面要怎么銜接,才能讓這場愛情及時不拖沓而順理成章的發(fā)生。然后就是一場疾病,或者說果然是場疾病。安妮的性格就像海中的蚌,想打開堅硬外殼,從外施加力只會讓她把自己合的更緊,從她對其他人的言語可以看出,包括對夏洛特。
直到夏洛特生了一場病
沖著羅南大尺度去的,但全程看的時候又不敢看(慫人一個)。大家都說情不知所起,從愛情的雙向性會覺得太突然,但是從單向性是能看到安寧的情感變化。這部影片與其說是一個同性愛情電影。不如說女性自知,自覺的展現(xiàn),愛情固然重要,相較于我自身,就顯得金鑲玉裹有點俗氣了。這部片更像是安寧的一小段傳記式的理想化視覺記錄角,如果結(jié)尾羅南飾演的夫人沒有出現(xiàn)會更有力更好。
四個女人,在一個刻度線上分布著的四個女人。這部電影非常明確而又隱晦的定格在一個個舊時代女性與新時代女性的磨合,探索與影響之中,實現(xiàn)了每個女性的成長與升華。愛與本性,愛與社會,愛與天職的交織,困住了的,自封了的,努力著的,追求著的,鮮明的種種人格,在我們身邊就能夠發(fā)現(xiàn)。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喜歡《菊石Ammonite》這種類型的片子——很安靜的場景,靜靜的,沒有對白,也沒有BGM,就是一個特寫的生活細(xì)節(jié),不斷地推動著情緒向上,向下,左沖右突!
之前看的《Merry Christmas,Mr. Lawrence》(另記)也是同性作品,從男男到女女,想起了這樣的一句話:只跟美好有關(guān)!
與同性,女同無關(guān)!
和海浪一同涌動的情感是真實的,是和自己曾經(jīng)體驗過的情感一模一樣的,與性別好像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一開始的冷漠到潛藏著的好感,再到肌膚之親的心理變化,再到抑制不住的kiss,與荷爾蒙有關(guān)
杰瑪·瓊斯領(lǐng)銜,菊石是我的生命,也是你客廳的玻璃柜里換了標(biāo)簽的玩物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