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漫游》系列是偶像(劉慈欣)的偶像(阿瑟克拉克)的經(jīng)典作品,怎么能錯過!《太空漫游》系列在科幻小說界的地位相當(dāng)于《射雕》之于武俠,劉慈欣曾經(jīng)謙虛的說過自己的一切創(chuàng)作只是對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而己。這是劉慈欣對偶像的謙詞,讀了克拉克全部長篇才明白大劉作品確實很多受他的影響。
如果只看過電影,沒看過原著四部曲就直接打五星的,說什么經(jīng)典,史詩啊,基本都是裝逼文青,還不如打一星的說看不懂的嘩眾取寵者實在。
初看本片劇情枯燥乏味,不知所云,幾乎違背了所有學(xué)院派電影的基本理論
一
庫布里克深刻把握了人與宇宙的關(guān)系。
1968年是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前一年。是年,人類尚未踏足地外星球,想象力早已神游天外。外太空究竟有什么?是像大航海時代尋找殖民地一樣,有無盡的香料和黃金;還是如同黑暗的原始叢林,被寂靜中突然殺出的部落一劍封喉?
如果人類在地球上是妄自尊大的話,《2001星際漫游》中,在庫布里克的鏡頭下,面對未知和神秘時的不安則是底色。
那塊黑曜石凝結(jié)了這些情感。烏黑發(fā)亮,棱角分明;沒有文字,沒有印跡,只有殘陽如血,從頂上半照。當(dāng)人類還是黑猩猩時
“有些片子吧,有地位,有內(nèi)涵,有深度,但是不好看,至少拿今天的眼光來看不好看,但是在半個世紀(jì)以前,我能想象當(dāng)時片子上映時的震撼……”
兩年前,我在電影《2001太空漫游》的頁面寫下如上短評。今天我要鄭重的道個歉,那時的我還沒看過小說《2001太空漫游》,很傻很天真……
很久以前就聽過2001的大名,但一直沒有找來看。直到后來看了三體,看到大劉把2001吹上天,于是決定一定要看看這本書。后來那年看了電影《普羅米修斯》,看到有科友推薦電影2001,于是決定先找電影來看。
今天是觀影生涯中前幾重要的一天,生在1994年的我,竟然可以坐在英國的電影院看最崇拜的導(dǎo)演最重要作品的50周年重映,實在很激動。此文會對本片進行個人化的非專業(yè)分析(幾年前我寫的文章現(xiàn)在可以作廢了),穿插分享一些今日觀影見聞。
斯坦利·庫布里克,這個名字每次打出來說出來 都覺得有儀式感在里面。幾年前剛開始研究他的時候老掛在嘴邊夸、推薦,后來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不理解他的作品,在他的粉絲團體里 超過半數(shù)的人幾乎是裝樣子擺架子,后來慢慢我就不提了
斯坦利·庫布里克是極為克制的作者,他總是冷靜得幾乎像一位旁觀者,不帶情感地討論著一切充滿情感的問題。
但這一次他將理性推廣到了極致——盡管在某種程度上庫布里克的作品一直是人性化十足的,無論是從《光榮之路》(1957)結(jié)尾在敵軍中唱歌的德國女人,還是充滿幽默諷刺意味的《奇愛博士》(1964)中荒謬的政客那里,我們都能感受到情感——甚至也沒有學(xué)習(xí)的影子(事實上,盡管作為一個難以被歸類的電影天才,我們卻依然可以發(fā)現(xiàn)《夜闌人未靜》(約翰·休斯頓
問要啥生日禮物時,
伊回答:“A Bush Baby."
Dad:"A Bush Baby? we'll have to see about that."
為啥恰好是Bush猩猩?
只是我想多了?
。。。
“2001太空漫游”演技炸裂!《2001:太空漫游》英國重映——“50年以前,一部電影永遠改變了所有電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