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a就是毒品嘛,這個設定蠻有意思,因為它帶來的快感過于廉價而強烈,所以人們喪失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的動力,沒人寫歌和講故事了,大家都在追求更強烈的快感,人類無異于行尸走肉??吹降诹罏樯稌籦an了,大量性愛場景沒啥必要,只是噱頭...后面打架那里有意思!Bernard為了得到關注真是不擇手段了,這倆人配合得可愛。雖然后半程畫風一轉變成了三角戀肥皂劇,但提出的問題其實還蠻有勇氣
總覺得這個社會也好,道德越來越混亂,整個世界都在努力尋歡作樂,于是片子中就建立了一個沒有痛苦人人平等共享一起尋歡作樂的烏托邦世界。
剛開始看感覺有點像西部世界,只不過沒有機器人,而都是新人類。新人類有一種中央系統(tǒng)控制——國外科幻片都喜歡寫中央AI系統(tǒng)這個梗? 新人類進化成更完善的人類,而活在舊世界的人了開始反抗。
自從把舊人類中的一員帶回新人類的社會后、整個新人類的社會也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是誰,開始有了獨立的意識,他們有又是反抗和尋找自我的一段。
最后
這是一部極其諷刺且值得反思的人性科幻片。
舊世界的人被定義為原始人,也就是我們現(xiàn)實世界中最底層的人士 — 他們每天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生活細枝末節(jié)瑣碎的事情來回拉扯,爭吵,算計……他們的情緒與語言不受潛意識的控制,完全釋放出人最本能的樣子。
新世界的人按照等級劃分,各有各的特權,也就是我們現(xiàn)實世界的社會 — 越是食物鏈頂端的階層,越是快樂幸福,他們擁有權利,金錢,資源,科技,各種你想不到來滿足欲望的方式。
劇中新世界的不同等級人群獲得快樂需要依賴藥丸
「NEW LONDON」一直在追尋快樂,卻從未真正尋得快樂
新世界的人并不是沒有情緒,只不過,情緒在他們的腦海里被無視。當他們生氣,憤怒,難過,無奈,絕望的時候,他們選擇了逃避。本來應該有這樣一個思考自我的過程,卻被小藥丸取而代之,缺少了這個過程并不會缺少快樂,但卻缺少了直視自我的機會。畢竟每一個人都曾受苦,都曾有過痛苦的經歷,但是擁抱和接受那些痛苦的回憶,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洞鑒和智慧,讓你找到支撐著自我的「靈魂」。沒有了自我,又談何快樂。
新世界x野蠻之地
新世界物質文明極度發(fā)達
難道是我看完這本書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了嗎?為什么感覺這部電視劇和書里面差別好大。
因陀羅是這部電視劇里新加的。感覺是一個敗筆,將一個世界塑造成被因陀羅造就的世界,最后世界的崩潰還是因為因陀羅的崩潰?
記得書中穩(wěn)定這個新世界的基礎是胚胎技術和好像是叫睡眠教育的技術。而在電視劇中全部都弱化了。基本上沒有看到這兩部分的內容,有也是通過人物的描述。
原著是一部反烏托邦的小說,而電視劇完全是一部科幻片的模樣。
其實,電視劇以情感,感受作為反烏托邦的切入點是對的
多一星給反烏托邦精神。
回味了兩天還是覺得難看。
1.形式大于內容,能看出來是認真設計了“臉譜化的東西”以方便給一種集體的面貌(包括唆麻的咔嗒聲、純色西服、葫蘆發(fā)型、同樣裝修的房間等等等),集體是吸引人的設定,但主角這個戲啊就做的稀碎,我甚至不懂她為什么會反抗,為什么會在開頭就做出過一夫一妻制的行為藝術,是大環(huán)境的教育失敗還是她在出生時就被動過手腳?
2.所有人的行為邏輯宛如兒戲,管理者沒有管理者的樣子和手段,人人各司其職,人人都在瞎忙亂,大概只有銀發(fā)的娛樂家才干點人事吧。
【美麗新世界】有意思的科幻片 結局草草結束的感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