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業(yè)余自拍記錄下父母和家人的日常生活,選取幾段春節(jié)時段來展現時光流逝中個人的衰老、離別和成長。記錄電影《四個春天》不僅在大量商業(yè)電影和類型片中顯得別具一格,也有效填補了傳統社會和個體記憶的缺失。更為重要的是,直面生活的客觀記錄為持續(xù)割裂并相隔遙遠的社會分層提供了樣本,至少做出了協助彌合的嘗試。
最初幾分鐘的食品烹制像極了《舌尖上的中國》或是李安的《飲食男女》,情緒被迅速牽引至傳統農耕文化的氛圍中,之后平實的家庭生活圖景:家宴、除夕、上墳,樸實然而熱鬧的菜品
2018年的最后一天,陸慶屹在廣州;2019年的第一天,陸慶屹在濟南。
1月4日,《四個春天》上映,在這前后的幾周時間里,他需要趕往將近20座城市路演,給自己的紀錄片做宣傳。
每天抵達一座新的城市,在電影放映后和觀眾進行交流互動,最多時一天有五場。離開的時間因航班而定,有時活動結束就乘車出發(fā),也有時凌晨四點起床趕路。
生活節(jié)奏和從前大不相同。以往,陸慶屹的時間多數用于侍弄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他擁有二百多種植物,蝸牛和麻雀也被吸引著過來;牽?;ㄅ赖娇照{的風扇上
離家的那些日子是慘淡而灰暗的,自由,但不踏實。
想家的時候,總覺得冷。
熄了燈,涼的夜從外面涌來,溫柔的擁抱我。
睡意襲來,帶著充滿預言的夢,我聽見過去的聲音,那是從往日的時光中傳來的低吟淺唱。
很久沒有從電影中感受到這種溫暖的感覺了,不是因為知覺的遲鈍,而是電影的目的性太強。
最近,看了貴州人陸慶屹導演的《四個春天》,一部很簡單的紀錄片,是他寫給父母的“情書”。
在質樸而簡單的拍攝下,兩個老人美好而純粹的生活撲面而來,沒有任何偽裝和修飾,是一個個平常的日子。
即便《四個春天》曾在2018年獲得FIRST青年電影展的最佳紀錄長片獎,也入圍了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與最佳剪輯獎項,并且上映后口碑極好,豆瓣評分8.9分,但它還是一部容易讓人忽視的電影。紀錄片的形式,平淡的主題,不是大制作,也沒有什么大明星加持——都讓它噱頭寥寥。上映幾日都維持在1%左右的排片,每天也僅有不足百萬元的票房。但相信我,它是那種最值得到院線一看的電影。
《四個春天》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它主要講述的是一對結婚50多年、恩愛俏皮的老夫婦詩意的退休生活
看電影之前并沒有抱很大的期望,因為看到有人說就像看了兩小時別人的日記一樣平平淡淡。預料到一定會有生老病死這樣的人間常態(tài),然而出乎預料的是離開的人和展現的方式,過于真實,以至于令我不適了整整一天。從一開始來看,的確是平平淡淡的片子,但共情不就是這樣嗎,逐漸認識了熟悉了影片中的人物,不覺已經開始帶入情感。雖然拍攝的畫面平易近人并沒有多美,甚至有很多焦不準的時刻(像極了大家自己的家庭影片),但剪輯上一定是下了許多功夫的,拍攝的人都是導演熟悉的人,剪輯起來要照顧不認識他們的觀眾
導演陸慶屹是一個熱愛攝影的大叔,在豆瓣上被大家稱為「飯叔」,許多年前他在豆瓣寫的日記[《我爸》]和[《我媽》],感動了許多豆友。飯叔的父親也很喜歡攝影錄像,90 年代便開始用 DV 隨手記錄家庭生活,《四個春天》也可算家傳的產物。
從 2013 年到 2016 年,飯叔利用春節(jié)回家的時間,拍下了父母與哥哥、姐姐的生活點滴,四個春天的家庭影像,格外真摯。
父母住在貴州的獨山縣縣城,有一棟帶天井的房子。天井的正下方有一個環(huán)形水池,爸爸養(yǎng)了很多魚;房頂天臺上,他倆則種了各色花草
【四個春天】大師級!記錄,抑或“溫柔的凝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