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哪門子「傳記片」?這他娘的不是火車站廣場的八卦小報嗎?還是說,你拍的根本就是一個披著夢露外衣,幻想在好萊塢大放異彩的小鎮(zhèn)女孩?你就不覺得她的每一句「爸爸」都是對自由世界的控訴嗎?我甚至一度懷疑這是西方女權對當今資本主義社會的反攻倒算。(前進!達瓦里希!)欸,從這個角度來看,安娜的完成度……也還是不怎么樣。
視聽語言也都是那么地別有用心,出現(xiàn)生殖器就算了,你竟然還拍出了人流的主觀鏡頭?終于有理由在政治正確的環(huán)境里拍男性凝視了
兩種角度來看吧,如果把它當做原著同人改變的作品來看,主角替換為一般的性感女明星的成長落寞歷程,加上老套的弗洛伊德原生家庭傷害論,再加上優(yōu)秀精彩引人入勝的視聽,不失為一部優(yōu)秀的劇情片。但也沒什么特別的。
但如果真正誠心把夢露當成原型想表達一些新的看法,新的認知,那就遠遠不夠。不是說不可以展示好萊塢以及男權形象社會這些年來對她無休止的情色凝視和情色剝削,這些當然可以客觀冷靜的展示。而此時被作為客體的夢露在這部電影的形象是什么樣的,是單薄無力懦弱的
blonde
寫在前面:不是瑪麗蓮夢露的傳記片,把它當作一部講述主角諾瑪簡的一生的電影就好了!
blonde(金發(fā)女郎):以一個標簽作為名字真是一個很大膽的行為,但我推測這個本意是為打破這個標簽,btw金發(fā)夢露這個翻譯真的挺low的;
關于男性凝視:這片子就tmd時一直在反諷男性凝視的,說他媽純屬男性凝視的無腦女權能不能清醒一點!
用資本的方式去演繹資本,用符號去演繹符號,這才是最可惡的/可悲的/可敬的…
安娜這個演員是有實力演諾瑪簡,但絕對演不了瑪麗蓮夢露;
實在接受不了任何人演夢露
《金發(fā)夢露》講述了瑪麗蓮-夢露的一生。在這個故事中,一切都是痛苦的,沒有快樂。
安德魯-多米尼克的傳記片是一次無止境的精神分析,它沉浸在這位銀幕偶像的痛苦中,忽視了她真正天才的部分。
如果用恰當?shù)囊暯怯^察,瑪麗蓮-夢露是個天才女演員——對她來說,性象征的地位是打星號的,因為她并不會無助地被她的偶像符號限制——她不僅是服從當時社會放縱的情欲的奴隸,不僅是許多人誤以為的豐滿的金發(fā)女郎而已,而是夢露這一的角色的非常精妙的工程師,一個機智的、聰明的、有自知之明的人;對她來說
這完全是為了滿足觀眾獵奇心理而塑造的瑪麗蓮.夢露,一個傻白甜通過寬衣解帶進入名利殿堂,然后再把一個時代的性感偶像完全性化,不負責任地往里填充各種花邊軼事,這是拿窺私欲作為最大籌碼,完全不尊重死者和歷史,雖然夢露從小缺乏父愛,但通篇以戀父情結作為敘事主線,過度的意淫著實侮辱人。安娜雖然手握核心的優(yōu)質(zhì)資源,可選片眼光確實還有待商榷,即使她的演出也足夠令人信服,喜怒哀樂的微表情足夠傳神。
從邏輯出發(fā),電影照進現(xiàn)實,電影里的女主既是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女孩諾瑪.簡
不是影評而是隨筆
其實我一直有個夢露電影pitch,就是她的人生和格蕾絲凱利真的是個很好的對比。
兩人像的地方很多,都是同時代大明星,都不會演戲,但都美到天生就是明星不需要會演戲。都有數(shù)不清的緋聞,都和肯尼迪有染,夢露甚至是凱莉之前摩納哥皇室的花瓶王妃首選。
但是兩人的差別是關鍵性的:凱莉出生于橫跨商政文藝的富貴之家,靠拿了普利策獎的劇作家舅舅關系考到了紐約戲劇學院,雖然演戲很差但靠美貌輕輕松松地又來到了好萊塢,第二部電影就是《正午》,第三部電影約翰福特,之后就遇到了希區(qū)柯克
金發(fā)夢露:一般般的傳記片 單純滿足窺私欲的主觀意淫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