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期末時候偶然在電視臺看到一部很精彩的律政題材的電視劇,覺得非常贊,雖然是有無數(shù)張翻來覆去的老面孔,單調(diào)一人多角的御用配音和狹窄的街景,但是這些都不是阻擋它成為一部好片子的羈絆,畢竟我們只會關(guān)注劇情。
小學時候,我看的第一部片子是《陀槍師姐》,第一次聽Sir,Madam這樣的稱呼我覺得新鮮極了,那時候大抵因為香港剛剛回歸,香港在我的眼里幾乎就是國外。劇中人物西轉(zhuǎn)筆挺的著裝,中英參半的語言方式,喝咖啡愛泡吧的生活習慣,在我看來完全不可思議。后來最喜歡的一部片子是《創(chuàng)世紀》,香港里程碑式的巨作,記得最后一集我還是在中午“小飯桌”阿姨家的電視上看到的,為了多看幾眼,下午的課遲到了。之后斷斷續(xù)續(xù)的又看過些港劇,古裝的較多,然后年齡漸長,我更傾向于韓劇。
時至今日,本以為年齡漸長的自己不會再喜歡看港劇,可如今再看,卻還是被劇情深深吸引。香港回歸15余年, 內(nèi)地與香港之間的差距猶在,我們物質(zhì)生活與香港的差距漸漸縮小,但是意識形態(tài)的鴻溝仍舊是橫亙于此
這部劇一開始也沒報多大期待去看,可一看就上頭了,王思苦,黃師傅…還記得這個梗,馬路吐核比賽,low霸興奮得手舞足蹈的燙衣服唱小學歌…王思苦的嘴硬心軟,從為名為利到最后放下名利成為low霸一樣的民間律師,很治愈的劇,過程也很爽,但沒有金手指沒有夸張的主角光環(huán),名場面好多,主演對手戲很精彩,配角也很不錯,一眾老戲骨,直到現(xiàn)在片頭曲一響起來就很燃,完結(jié)的時候很不舍,反復看了很多次。
許久不看TVB的電視劇了,追看《怒火街頭》起先完全是因為李燦森。一個看上去浪蕩個性的潮男,飾演了一個正兒八經(jīng),甚至是理想化的角色,實在是讓我大跌眼睛。
TVB的一些老面孔,在此劇中角色的顛覆,也是可圈可點。鄭嘉穎飾演了表面不羈,內(nèi)心正直的大律師,經(jīng)典的形象就是舊T恤破跑鞋,還踩著鞋跟滿街跑。胡杏兒飾演的王思苦是此劇中最現(xiàn)實的一個角色,拼命讀書考出律師執(zhí)照一心混進上流社會,看似虛榮其實一直是掙扎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蓯鄣拿鬃糁魏蜕屏嫉牡谖彐脦缀跏翘焐粚Α_€有不得不提的另類妓女何麗貞,陳敏之的飾演相當成功。
整部電視劇觀看下來,演員的人物塑造可以說都是有所突破。也許是演員演技的成功,反而掩蓋了劇情的瑕疵。尤其是最后的結(jié)局,在一直強調(diào)公正公義這個主題下,何麗貞的死亡是成全了王思苦最終符合主題的選擇。而一直強調(diào)真相的羅力亞,他的戲劇性選擇,讓人不得不想到TVB喜好虎頭蛇尾的狗血編劇。
如果愛情真是如此有魔力,如此偉大,即使犯了錯,只要有人受到懲罰就可以,而不管那個人是不是真正的受懲者。
這個世界情大于法
“怒火街頭”矮子里的長子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