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學里有一個類型演員的概念,意思大概是這個演員就是為電影里的某個角色而生的。這部電影從反面說明了挑選演員的重要性。
馬思純在這部戲里面的呈現(xiàn)令我覺得她非常適合演革命女英雄、感人的教師等正義角色。她非常不適合這個角色。最后的部分葛薇龍神經兮兮的,覺得她是很刻意地在顯示出角色的黑化。跟喬琪喬說話像是在養(yǎng)兒子一樣。
而彭于晏真的是飾演駱駝祥子的不二人選了。
片子里我最喜歡睨兒,可能是這個女明星好康吧,她也挺適合演葛薇龍的其實。
沒看過張愛玲的原著,也不是理想愛情主義者,不過你騙騙我,我騙騙你,兩個人能騙一輩子就是世俗所謂美好婚姻,撕開現(xiàn)實與謊言,誰的袍子下又不是一床虱子。
誰又懂薇龍的快樂呢,說喬琪渣我不敢茍同,一個原本就沒有忠誠觀念的放蕩公子,人家自己也坦白并不掩飾拒絕婚姻不允諾忠誠不以愛情虛名尋歡作樂,簡直人間清醒!非要用愛情的名義婚姻的枷鎖捆綁他,有句話說得好:永遠不要以為自己是風流浪子的最后一站。既然心甘情愿為愛付出,薇龍自會幫他說出我愛你(就是馬思純確實讓我有點出戲
“對于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言語,隨身帶著的一種袖珍戲劇?!?br>——張愛玲
作為上海灘頂尖的摩登女性,12歲擁有第一支口紅,大學獎學金全部用來做了旗袍的張愛玲對穿的熱衷與投入,不修邊幅的許鞍華是無法理解的,即使她在電影《第一爐香》里延請日本電影服裝造型大師和田惠美,也依然無法企及張愛玲的時裝世界。穿得好不好看,見仁見智,但電影里穿得顯然跟張愛玲就不在同一個次元。
和田惠美的從業(yè)履歷當然很亮眼,因黑澤明的《亂》(1985)獲第58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揚名全球
看到簡介,是姑媽誘騙了單純無知的女學生。看完電影,只覺得是葛薇龍自己選擇了這樣的人生。
從一開始來投奔姑媽,她便知道姑媽是怎樣的人。她不想為了耽誤一年的學業(yè),沒有和家人一起回上海。她便沒有選擇普通人的人生,她是一個有想法,有野心的女孩。愛上喬琪喬,不過是一場心跳過快的刺激邂逅。她享受了片刻的歡愉,誤以為這就是愛情。嫁給喬琪喬是幌子,愛情也是借口。
私以為姑媽的選角特別好,彈幕里有推薦許晴的,覺得她風韻更甚。可是俞飛鴻不僅有風韻
《第一爐香》張佳寧出演,女性為愛而果敢抉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