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吳澧先生的13釵評論,又學了個新字,澧,發(fā)音,禮。
寫得好,除了不喜歡吳先生一味賣萌,稱自己沒文化,拉近與我等文盲的距離。你這個名字一看就是書香門第出身好嗎,農(nóng)民家哪找這么生僻字取名。
接著又看了外媒評13釵,大都中肯,缺點說的對。
貝爾的角色很失敗,小喬治的角色很成功。
我看13釵流淚了,明知道刻意煽情。老外們直呼虛假做作,哪有自己命都不要去救素不相識的人,反人性,世界觀陳舊。
沒錯,13釵就是個中國老梗。
中國老梗經(jīng)不住現(xiàn)代眼光審視,
洋人看《英雄本色》,gay;讀高山流水的故事,gay;看《東方不敗》,變性人的愛情故事,
他們要是讀《笑傲江湖》原著,不用到第4本了,第1本末,曲洋劉正風那檔子事,不是gay是什么,劉正風金盆洗手那段,時代意義媲美如今反8號提案運動。
洋人有洋人的邏輯,他們理解茶花女的死亡,那是肺結(jié)核;他們不大理解杜十娘,那么多錢都扔海底還自殺,財產(chǎn)是婦女的獨立資本,情人有了情婦自己就不活了不成?
13釵的失敗不是故事的失敗,這是中國人完全能認同的故事。三言二拍,七俠五義
第一次決定坐下來,為一部電影寫點什么。
剛剛從影院回來,腦子中仍舊不停浮現(xiàn)著玉墨身著綠底旗袍扭動腰肢背影,交織著紛飛的彩色玻璃窗,在1937年的南京,美的那么妖嬈而不真實。
我第一次在看電影的時候感覺到漫長,不是因為索然無趣,也不是為主人公的命運牽腸掛肚,而是為主角們?nèi)绾我徊讲阶呷胨齻兗榷ǖ拿\而焦慮痛楚。
故事發(fā)生在1937年的南京,1937年處于淪陷中的南京,人間地獄,無須多言。
在我看過的諸多關(guān)于二戰(zhàn)題材的影片中,金陵十三釵無疑是最為細膩而具象化的。
十四個妓女和十三個女學生,神父的養(yǎng)子喬治,冒充神父的入殮師約翰,南京的炮火將他們逼到了命運的交叉點。妓女和女學生,women and girls,原本難以逾越的鴻溝,原本迥然不同的生活,原本毫不相關(guān)的命運,這這個教堂中,在1937年的南京,交織纏繞,演奏了一曲悲壯。
電影前面部分,中國士兵為掩護女學生和實力龐大的日本士兵的激烈戰(zhàn)斗讓我想起拯救大兵瑞恩里的場景。對比懸殊的雙方,炮火紛飛的場景,在書娟緩緩的陳述聲中---“那時候的中國軍人
豆蔻死的慘景,真的很揪心。那種慘,好像不是能夠想象的,不敢看那些畫面,那種仇日情緒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騰。任何語言在此刻顯得蒼白無力,內(nèi)心的那種憤怒瞬間涌上心頭。豆蔻會為了琵琶弦而跑出去送命,她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為即將死去的“弟弟”談一首曲子而已。她最終還是沒能親手彈奏一曲。對于沒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環(huán)和貓,都值得她們冒死追尋。這就是她們的精神寄托,無關(guān)世間安穩(wěn)和動亂。
電影《金陵十三釵》幕一落,不時滾出來的淚,已干得毫無痕跡了。事實上,我與戲中的悲情一起飆淚時,我的熱淚時常能夠戛然而止,而后跟著畫面里的配樂繼續(xù)多滴流幾顆苦淚,則多半是因為那被渾濁空氣污染的淚珠煞了我的眼,辣乎乎的苦與澀持續(xù)了我的難受之痛,而這與電影本身已沒有了任何關(guān)系。
坦白地講,這就是我的看片感悟,字幕浮上來,感動也漸行漸遠了,兩個半小時與電影培養(yǎng)感情,結(jié)果卻瞧出人家有那么點意興闌珊,我的情感溫度在七八十度上徘徊,自然達不到沸點了。
想來,抽離光影世界,有過邂逅故事與人物的印跡,卻從電影里拿不走任何特別的感覺,仿佛一切都是浮光掠影,又像單薄凋敝的枝椏上掛著幾片秋葉,無從下手,只有仇日的憎恨情緒像一輪蝕日,亮著灰色的光伴隨影片在心底暈染,能夠淺淺地回望,如是,這對電影的創(chuàng)作者與觀影的看客而言,多少都是一種遺憾。
或許我的感覺放大了電影的瑕疵,但這不涉及張藝謀的鏡頭語言,單說劇情上不夠豐滿復(fù)雜的平面效果,它的單薄使一幅幅別有意境的畫面流于花拳繡腿的表面
昨天晚上和涂毛去看了金陵十三釵,回來快十二點了,很難受。。。。今天早上爬起來,天涯頭條就是黑張藝謀的貼子,覺得更難受。。。。我是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算不上誰的粉,也談不得啥子見解和流派。只不過,我覺得電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我不明白,為什么總是有很多人無法正視一個象張藝謀這樣的導演拍出了一部象樣的作品。。。。。。難道,我們非要看到國產(chǎn)電影導演成天累月制造垃圾,然后不厭不休地對他們吐口水、潑臟水,不在這個過程中上癮不算完?難道,不這樣做就無以突現(xiàn)我們的個性和品味?我不得不說,這個世道真的是變得有點讓人不理解了,做個誠實簡單的人,有沒有這么難受???
如果我說金陵十三釵是經(jīng)典,我自己也會看不起自己,因為它確實包含了很多商業(yè)化的元素,也因為它投好萊塢所好的目的為明顯。但是,這些并不能影響它成為了一部好的電影。什么是好的電影,我覺得應(yīng)該是有感染力的電影,它或讓人感動,或讓人震撼,或讓人思考,總之看完之后,你會有沖動想跟別人交談,想找人分享,哪怕找不到人,你也會在心里和自己對話、交流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張藝謀導演的作品了 看的去心里好難受啊 當時那個年代我們國家就是被人欺凌侮辱 沒有話語權(quán) 看到他們進入教堂欺負女學生 我好想沖進屏幕拿槍蹦了那幫孫子 那丑惡的嘴臉我永生難忘 學生們在跑在哭我的心在顫抖 那都是真是發(fā)生過的事情 可能事實要更殘忍 大好的年華 善良可愛的女孩子們 這大概也是倪妮最有質(zhì)量的一部作品了吧 美人在骨不在皮 她真的有勾人的魅力啊 最后她替女學生去日本人那的時候我真的要哭死 恨不得摔了手機 還有好多點都讓我心痛 這部電影看了一邊又一遍卻都有相同的感覺 太
2011年度佳片,所謂人道主義夢想,所謂的殘忍和裝逼。金陵十三釵。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