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迷失東京》,喜歡電影營造的那種異鄉(xiāng)、都市、孤獨旅者的調(diào)調(diào)。兩個美國出差人在東京相遇。
一個老年更年期男同志,對婚姻和家庭充滿了疲倦,出差便是他逃離家庭牢籠的時刻,但還像只風(fēng)箏一樣,線在老婆手里,左一個傳真,右一個電話,家庭瑣事越過太平洋糾纏他,讓他無法真正輕閑。
一個剛剛踏上婚姻賊船的年輕小女同志,Scarlett Johansson演的,把一個剛畢業(yè)的社會新鮮人兼婚姻新手演繹得不錯,這妞扮過不少角色,有妖冶的,有高貴的,可沒這個片子里的鄰家女孩這么打動人,小家碧玉,天見猶憐。老公是個工作狂,他是個攝影師,整天擺弄著他的相機,與女明星打情罵俏,可在自己老婆面前,過早地放棄了為人夫的責(zé)任,讓這個年輕小女生整天呆在高級飯店的房間里,孤獨寂寞,百無聊賴。
不過還是要承認(rèn),這個電影真正的戲眼是Bill Murray扮的老同志,他的舉手投足間的不經(jīng)心和落寞,完美詮釋了一個中年男人的狀態(tài)。他在飯店酒吧對追星族的那絲輕輕厭惡(他是個moviestar,為了賺200萬,來日本拍一則廣告),在廣告拍攝間任日本導(dǎo)演擺布的樣子,木然,淡定
1
他呆坐在酒店的床上,兩眼望著虛空。日式睡衣下包裹著一具西方的軀體,如同行尸走肉。
窗外霓虹閃爍,午夜的電視機播放自己年輕時出演的英俊偵探,一口流利日語。一瞬間他進入混沌狀態(tài),不知道身處何處,甚至忘了自己是誰。
2
她走過街道,廟宇和地鐵站。玻璃顯示屏出現(xiàn)巨型恐龍,專注看成人漫畫的上班族,新干線車窗外猙獰的太陽。她閉上眼睛不想再看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在許愿樹下祈禱,在落地窗前對著盲音的電話默默哭泣,她所做的只是這些。
3
他們躺在一張床上,她蜷起身子,那是一個寂寞的姿勢。他用手握住了她冰涼的腳。
離別時刻,她在他耳邊底語,一句永遠(yuǎn)未知的話消散在空中。說者和聽者都沒有把重點放在話的內(nèi)容上,重要的是這樣一個形式,完成了他們最后的告別。
4
這是我03年最喜歡的一部電影,SOFIA COPPOLA舉手投足帶有一股貴氣,人人都想成為她,可以演戲,做廣告,得奧斯卡,與名設(shè)計師成為摯友,而且還有表哥是電影明星。起碼我想成為她?;蛟S她是那種家境優(yōu)越但從小長得不是很漂亮的女子,GWYNETH PALTROW也是
看過《迷失東京》。
這世上總有一些東西像施蟄存的小說一樣,從來沒有故事,從頭到尾不過是一些微乎其微,別人似乎不會注意到的感覺和情緒。
可這世上到底有什么故事呢?人生惶惶幾十年,每天都有故事嗎? 日復(fù)一日拷貝昨日的生活,變化的不過是這點感覺和情緒,人活著也不過是為這點感覺和情緒,比如今天的我,過完這一整天,絲毫沒有任何故事發(fā)生。
這樣的電影,有人會愛,也一定有人很討厭。一對年齡差距不小的男女在旅途中碰見,少男少女的愛情常常是一種心動
無聊整理出來的 算是瑣碎個人見解吧
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人能夠真正的被理解,你想表達的每一個心思,都通過話語一字一句的展現(xiàn)出來,可又有幾人能夠真正的聽透呢?你想表達的痛苦,在別人看來不是痛苦,你表達出的孤獨,在別人看來卻是冷漠,你表達出的愛卻被人忽視。
所以能真正被別人理解的人才是感到幸福的人,能被別人理解的人的世界是歡樂的國度,但那個理解你的人卻不一定能給你幸福,能給你的也只不過是亦真亦假、中庸忠懇的建議,最終要做出選擇的還是自己,尋找答案的路還是會一直走下去。
我覺得迷失東京就是講的這么一個故事,Lost in Translation譯名迷失東京,字面上的大意是迷失在翻譯中,單從字面上看給人一種很恍惚的錯覺,實際上說白了就是翻譯的事兒,只不過這種翻譯不只是簡單的跨國語種之間的直譯,更過的是語言與語言翻譯之間背后的心意,語言理解的魅力就在于此,你既可以在語言中理解出單純的字面信息,也可以從這些信息中分析出更深刻的主旨用意,這一切取決于你的心境、環(huán)境、身份背景、時間和經(jīng)歷
《迷失東京》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