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舅媽問:“這么多顏色,你最喜歡哪種?”
幼年沈星辰答:“白色”
舅媽道:“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真正的白色,所有白色的東西,最后都會變黃,你找出一個不會變黃的白色給我看看!”
【2】
沈星辰:“我記得那一天媽媽的眼睛里,那眼里是愛情。我是一個沒有媽媽,也沒有爸爸的人,絕望的渴望被愛,卻不懂得如何去愛人……人的愛總是有限,給的有限,堅持得有限。明遠,我不知道我能堅持多久,但我愿意學習如何去愛你?!?br>【3】
聞嘉問:“不喜歡焰火嗎?”
明遠答:“喜歡有什么用,再漂亮,也只是轉(zhuǎn)瞬即逝,不能長久,再美再好也會改變,聽著真令人難過,對不對?”
聞嘉道:“那天看焰火時候你說過,再美再好的東西,只要變了就會令你難過,我來是想告訴你,不管你是健康,還是生病,我都不會變?!?br>【4】
沈星辰道:“被愛的時候,我們都渴望長久,可是每個人都在放棄,哪里還有天長地久?”
【5】
沈星辰道:“在我們進入愛情前,我們已經(jīng)傷痕累累,我一直在想,所有的方式都試過了,吵過,放棄過,分開過,都是那么令人難過,可不可以不分開了?”
【6】
余華曾經(jīng)提到,小說在由古典向現(xiàn)代轉(zhuǎn)變時,其標志可以概括為由“冒險的敘事”轉(zhuǎn)向“敘事的冒險”。我以為,這句話的前一個“冒險”可以看做名詞,指代的是小說的故事性,在古典小說里,情節(jié)是核心,敘事為故事情節(jié)服務(wù),是為“冒險的敘事”;而后一個“冒險”是動詞,它更加貼近于這個詞語的本意,強調(diào)的是探索,對新鮮事物的經(jīng)歷,在現(xiàn)代小說中,作者敘述的方式往往就是他敘述的內(nèi)容,敘事脫離了傳統(tǒng)模式和傳統(tǒng)意義,變成小說的核心,是為“敘事的冒險”。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新晉導演李芳芳的《80’后》就是耐人尋味的。其引人注目之處在于,導演在一部毫無疑問是講故事的電影中,卻異乎尋常地在敘事上傾注了大量心血。李導是紐約電影學院的高材生,講起故事技法花哨,恨不得將生平所學十八般武藝都用到這部電影里。女主角的父親被撞死一場戲,原本只是一個敘事交代,卻被拍得十分暴力,活像動作片;男主角在畢業(yè)典禮上對母親拋出一番狠話,導演就趕緊安排一個平地驚雷;男女主角分手的戲,被精心安排在胡同拐角兩端,兩個人接到電話,然后各奔東西
1. 拍攝于2009年,在十年之后我按捺不住,需要把我的感受分享給大家,這部對電影極為奇特,乍一看“80后”的名字好像就告訴你了電影的內(nèi)容,我要告訴你,不是這樣的,如果只是因為名字你會誤解好多。
2. 我從17.8歲分看不懂電影卻只是有壓抑,悲傷,難過的情緒開始,到之后慢慢的看出整部電影表達了各種各樣的愛,可以這樣說,這部電影將我25歲能理解的所有的“愛”都表達了出來,看似云云不知所講何物,但是電影么,能給你帶來新的認知,能讓你覺得有強烈共鳴,讓你覺得別人都沒有說的,他說了,你能看到
【80'后】不屬于80后的 80后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