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小時代》比《左耳》好,可是偏偏《小時代》三部的分數(shù)4.8、5.1、4.3低得慘不忍睹,《左耳》反而有5.5【可能往后還會升】,這應該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左耳》的影片質(zhì)量比《小時代》要優(yōu)勝多了。但衡量一部電影的好壞不僅僅在于影片質(zhì)量,還有票房和影響力等其他因素,《左耳》遜色一點,是整體來分析的,不黑誰不捧誰,大家覺得我說得不對可以指出,我樂意改正,不喜勿噴。
首先這電影最大的亮點應該是在于宣傳,可是和《小時代》相對比,你會發(fā)現(xiàn),走在街上問10個人,知道《小時代》的絕對比知道《左耳》的人多。為什么?因為《左耳》06年出版的,幾乎是瓊瑤之后最標準式的言情愛情故事,這種書的確很吸引情竇初開小姑娘去瑪麗蘇自己一番,可是它的弊端在于觀眾層太窄了,除了初中生、高中生【而且95%都是女的】,看的人真不多?!缎r代》則不同,它的內(nèi)容在愛情友情親情的你死我活中隱隱有去反射出社會利欲關(guān)系的陰暗面和人性在社會中的無助,看點比《左耳》多,簡單點說,寫得比《左耳》好,無論是文采還是劇情上都完勝,看銷量也都知道。
講真, 作為一個導演的處女作還是很不錯的,和同檔的何以笙簫默.ppt比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也難怪票房不錯了。
整個片子最大的問題是節(jié)奏太趕,想把原著的經(jīng)典橋段全部塞進一部2小時的電影里,只能變得瑣碎。
看開頭的時候我還吐槽主角之間的愛情進展太快了,完全沒有說服力,看到后面明白了,不快能行么,那么多內(nèi)容要講呢!
太趕的結(jié)果就是往往情緒剛醞釀好,咔嚓,下一個片段。情緒統(tǒng)統(tǒng)剪沒了??赐暌换匚叮孟裰v了很多東西,又好像沒什么重點。
因IP生,因IP死,大約就是這個樣子。
男女主實在演技捉急。女二死后男女主在小飯館吃面那場戲,多么有張力的臺詞,我看著內(nèi)心就在吶喊:不是這樣的啊!不應該是這樣!
倒是女二馬思純讓人眼前一亮。然而她在閉眼里演的什么鬼!
男三段博文也不錯。
對不起,我已經(jīng)很努力地在發(fā)掘演員的閃光點了。
蘇導第二部電影加油吧,請些好一點的演員。
PS:楊洋粉把樂視的彈幕毀得不能看了。
雖然我的青春沒有那么over,但這部電影很真實!
吧啦和張漾的愛情說明——我愛你,我他媽管你是不是公共汽車;我愛你,我他媽管你是不是心機小白臉。青春里最美好的東西,就是沒有名利和義無反顧的愛情。
我出生在一個黑龍江的小城市里,跟一個北京哥們聊我的成長經(jīng)歷的時候,他都驚了,很多現(xiàn)實但略有暴力的事他都難以置信!這就跟很多有話語權(quán)的傻逼影評人一樣,他們不相信青春可以這樣,他們覺得他們的呆萌青春才是真正的青春,也許墮胎就是他們在校園里聽說過最夸張的事,我只能說這些見識短的井底之蛙永遠不會了解那些別樣的青春!
其實青春恐怕是人生最波動的年華,你有可能像許弋一樣因為一個懵懂的初吻就由學霸變成渣男。所以青春為什么不能作,還是因為你青春時沒作過,30歲還是老處男所以嫉妒人家的青春是那樣燦爛!
首先我想對蘇有朋致敬!能混的久的藝人都不是凡人,成功藝人往往不但要顏值高,智商、情商都要高才行!這部電影充分表明了蘇有朋是個很有內(nèi)涵的人,他能把十年前的大陸拍的幾乎沒有bug讓我覺得十分牛掰
如果不是因為楊洋,30塊我會去街邊擼上15個羊肉串,也算滿足一下生理上的需求??勺詮囊徊恍⌒臏S為顏狗之后,不去大屏幕上舔一發(fā)又感覺滿足不了日漸膨脹的精神欲望了。
如果不是因為楊洋,真心不會來看這部三觀如此不正,演員如此不專業(yè)的打上青春tag的爛片。
在這里真誠的心疼一下有朋導演:在這兩年看來,青春片可以說是四兩撥千斤,投入較低卻可狂攔幾億的片子,很適合剛?cè)胄械膶а輿]事兒搞來玩玩兒。且不提“青春”二字已經(jīng)被消耗成了什么德行,只是在千千萬萬部青春小說中,到底是什么讓您老鼓足勇氣接了這么一部先天就不正的爛書來拍的呢?
玩兒人家都玩兒爛掉的情懷,宣揚暴力與早戀,刻意制造甚至夸大青春傷痛當賣點,關(guān)于好與壞的界定混亂不堪。說好了不墮胎,行,那就死一個吧!放學下課泡泡吧,荷爾蒙飆升的時候爬個窗戶上個床;心情不好的時候罵聲婊子打打女人;手指頭長得太多沒用,不開心了剁一個。想想真是蛋疼,光腚總局今天禁這個明天禁那個怎么就跑出這么個漏網(wǎng)之魚呢?
想想有點兒對不起楊洋小朋友
陽光明媚的天氣去看《左耳》,看完感覺自己置身“陽光之家”。
在腥風血雨的吐槽到來之前,先說一下《左耳》的優(yōu)點:情節(jié)堪比美劇,專指男女關(guān)系不斷排列重組這一點。色調(diào)直追日系,尤其是女主出場自帶柔光效果。真實度遠超國內(nèi)同類青春片,至少,演員的實際年齡,和飾演的高中生之間差距不算太大。
《左耳》里,黎吧啦有句經(jīng)典臺詞: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某種程度上,這正是國內(nèi)電影的青春片定律。當然,臨了還要拖一句:反正都是為了賺錢。
哪怕回歸廣電總局“允許早戀,早戀有害,不許成功,只許失敗”的審片方針,嘗試在這樣的邏輯預設(shè)里解讀青春片,仍然難以領(lǐng)會,為何每次“致青春”都離不開大同小異的車禍、留學、打胎。
究竟年少時光有多貧乏,才會不斷臆想說愛就愛、說走就走的天雷地火。
《左耳》正片之前就打出一段文字:獻給我們曾經(jīng)如波濤洶涌的青春和愛情。
波濤洶涌是直男喜歡的,但關(guān)于后者,唯有奉上一句:你的愛情才墮落墮胎,你的青春才跳樓跳海。
《左耳》有一個“文眼”:左耳靠近心臟,甜言蜜語要說給左耳聽
左耳:左邊那位大叔,請走出影廳看點兒別的(也是有點無關(guān)電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