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重頭看了遍電影《威尼斯商人》發(fā)現(xiàn)果然如老師所言,安東尼奧與巴薩尼奧之前有點兒什么(“如果不是…安東尼奧會為巴薩尼奧犧牲性命嗎”):
電影開始,兩人在船上含情脈脈打招呼。
巴薩尼奧為感激安東尼奧幫助而親吻他(沒錯沒錯)。法國是見面有吻頰禮,不過15世紀(jì)的威尼斯,兩個男子行異性間的親吻以表情達(dá)意,看上去還是基情滿滿
法庭上安東尼奧小手指上的戒指特寫(好幾個鏡頭,一閃而逝,帥氣的老師講過之后我重看才發(fā)現(xiàn))表示他未婚,而電影中安東尼奧明顯歲數(shù)大過了適婚年齡,白頭發(fā)都有。(后面鮑西婭法官叫停前,好基友二人臨別握手,和巴薩尼奧無名指上的婚戒對比就特別明顯,也有點點虐的意味。)
巴薩尼奧表示愿為救安東放棄生命乃至妻子時,鮑西婭的表情都不對了…很明顯的不對了,長長的特寫鏡頭。
安東尼奧臨死時的表跡,有句話雖然中文譯成了“友情”,但人家原句用的“l(fā)ove”;同樣,巴薩尼奧稱安東尼奧為“my dearest friend”意味也接近于“友達(dá)以上”。
安東尼奧勸巴薩尼奧割舍婚戒以及后面眾人在鮑西亞家團聚,各對新人走后
我們很難理解歐洲人對猶太人的仇恨,因為我們生在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家,所以,我也就對夏洛克產(chǎn)生同情,接受了這么多年被安東尼奧的侮辱,一磅肉的要求其實并不過分,好不容易抓到把柄,卻被法律玩弄了感情。
阿爾帕西諾果然是老戲骨,在這部為夏洛克翻案的電影里面,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他妻離子散之后落寞,而且作為商人的狡邪,他在法庭之上慷慨陳詞,也讓觀影者猶生同情,不為了金錢,就為了一口氣,我覺得這未免不是一種做人的尊嚴(yán)。特別是放置在猶太民族接受幾千年的壓抑,這樣肆意很真實的張狂,難道不是為了整個民族大義的吶喊么?
電影導(dǎo)演很牛逼,影射了安東尼奧和巴薩尼奧之間的斷背之情,一是船上見面的曖昧,二是借錢時的接吻,三是回到鮑西亞島上夫妻入洞房之后他本人的落寞表情。想來也確實如此,商人可不是善男信女,要借這樣一比錢,當(dāng)然要有緊密的關(guān)系。
關(guān)鍵是法律保護的不是外族人的利益
最恨的就是律師
他們才真正知道如何利用法律來為主子服務(wù)
基督教徒覺得世界上只有他們懂得mercy
于是莎士比亞讓仇恨蒙住夏洛克的眼睛
然后利用法律的邪惡本質(zhì)堵住夏洛克的嘴巴
再讓金錢捆綁住夏洛克的手腳
最后讓基督教徒的mercy一點一點地放干夏洛克的靈魂
剝奪了夏洛克的的信仰
還好心地讓夏洛克的女兒找到好歸宿
來對比夏洛克所說的“我寧愿隨便找個漁夫做我女兒的丈夫,也不愿她嫁給一個基督徒”
有點類似現(xiàn)在美國夢,和某些頑固不化種族之間意識形態(tài)上的沖突
【威尼斯商人】Shylock in my eyes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