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對大海都有一種敬仰,身處平原,不羨高山流水,層巒疊嶂,但求波瀾壯闊之景,天海一線。屢屢想去海邊都中路計劃夭折,只因想在“她”最美的時候欣賞(就是矯情),于是,電影中的畫面自然就成了內(nèi)心向外的歸處。
初看《海洋深處》,陰暗的海底鯨魚游動,龐大的白鯨傷痕累累,恰似《海賊王》里面可憐的拉布。說到捕鯨人,大多人的內(nèi)心都是拒絕的,屠殺、殘忍,不忍直視。然而,說到歷史,我知道必須得暫時拋開這些,正視這部電影。
[img=1:C][/img]
電影背景源于19世紀初期開始,工業(yè)時代對于能源需求,鯨魚油因其熔點高被開發(fā),整個世界的照明供給及機械潤滑,幾乎完全依賴于捕鯨行業(yè)。
講述的則是海難至今唯一幸存者對于船長和大副的回憶錄。不同于《尼斯湖水怪》,本片開場就立下了FLAG(“其實就是關于船長和大副的故事”),講述者一直都不是主角;也不同于《少年派》,講的不是信仰,而是人性。
電影從時間段和劇情劃分很簡單,即為兩個部分:人殺鯨,鯨殺人(人殺人)。
對捕鯨的了解是在小學時看《哈爾羅杰歷險記》,《白鯨》到是沒看過。能在熒幕上看到這段工業(yè)時代渺小人類與海中巨獸纏斗的歷史很感動。雖然電影里巨大抹香鯨的體型很夸張,但在駕著小木船用鐵魚叉捕鯨時,面對鯨魚就是這種感覺吧。巨鯨是船員的噩夢,是人對自然的恐懼和敬畏。陸上的資本家只見送到眼前的桶桶鯨油和交易行里兌換的黃金。今天早已忘記被自然支配的恐懼的人們,貪婪地索取和揮霍著隨手可得的成品物資。對自然的敬畏早被我們拋到腦后,直到有一天自然化作有形無形的怪物來回饋我們。又想起了宮崎駿的幽靈公主。那么一天,對方將要被覆滅之時,人類和自然會放過彼此么?又想起了難得引進的寄生獸,人類是自然的寄生獸,所以我們必須一起活著。
這部電影是個很優(yōu)秀的作品,既有海難事件的緊張也有關于人性的思考,說真的,當人們在船上依靠著抽簽決定生死,把死人的尸體給活人吃來續(xù)命,真的充滿了人性的殘酷。。。。但是在另一個方面來講也不能責怪他們,因為這個非此即彼的情況下幾乎我們已經(jīng)不能再能有別的什么選擇了,為了生存做的事,我們也要保持一定的設身處地的思考,即使是我們我們也可能考慮在這個極其特殊的情況下要不要走出不顧道德的求生一步
2015年,劇情動作冒險電影《海洋深處 | In the Heart of the Sea》
中文電影名弱爆了。。還不如直譯。
雷神嗎?好出戲。言歸正傳,《白鯨記》沒看過,不過據(jù)說是改了改劇情的說,說是環(huán)保?與時俱進呢?不過看到鯨魚死掉也是挺傷心的說。。影片的色調(diào)怪怪的,但是這個氣勢倒是滿滿的,非常好。
男人,海洋,有說不完的故事,這也是一種浪漫,看著就是舒服,中間倒是吧乏味的海上生活去掉了,不過也是避免不了流水的敘事。。剪輯的混亂。
---我是浪漫的分界線----
推薦指數(shù):★★★☆(7/10分),有時間應該看看《白鯨記》,電影也算不錯,可以一看。
《白鯨記》是我很久以前看的一本書了,很久以前,久到記不清具體的辭藻,只能想起大概的情節(jié)。所以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沒有太多的原著情節(jié),我只是站在一個觀影者的角度來看,且評價他,在同一天里,我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會計刺客》寫了短評,我也確實更喜歡它,但是最終的長篇影評我決定寫給這部改編自《白鯨記》也好真實的歷史故事也罷的《海洋深處》
這里要先說幾句電影之外的題外話,算是一些個人間接與觀影指南,首先第一,我個人認為,在工業(yè)大革命前期(未發(fā)現(xiàn)石油階段)
真正的秘密永遠不會公布于眾
本片唯一值得夸贊的只有畫面感,使人驚艷!電影中都抽簽要人死,為什么還要犧牲自己,自殺!導演這樣描寫故事十分的偽人性?。≌f故事的人也有可能就已經(jīng)虛假陳述了,能最后在海洋上活下來的人,一定是個心機賊深,做出了許多極其狠毒的事的人才可能活的最久!因為自己本身都面臨生存問題,只有別死,自己才可能活下來,這是原始的叢林法則!怎么可能會有犧牲自己,去救與自己無關的人?
還有一幕
到不朽的事業(yè)中尋求庇護 | 海洋深處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