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之夏》和《賽馬皮特》觀后感
這兩部電影,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1、都是從兒童視角拍攝的電影,《九三之夏》小主人公弗里達和《賽馬皮特》中的小主人公查理,都有著悲慘的童年。兩個孩子本來都生活在單親家庭,弗里達的母親突然病逝,而查理的父親則在兒子的眼前被情婦的丈夫打傷致死。弗里達被送到西班牙鄉(xiāng)下的舅舅家,而查理帶著賽馬皮特千里迢迢尋找斷了聯(lián)系的姑媽。
2、兩個孩子在面臨家庭重大變故,至親離世的時候,都沒有哭。以至于和弗里達玩游戲的小伙伴問:“你為什么不哭?”
安德魯·海格的電影如同他本人一樣溫文爾雅,這位英國導演兩年前憑借《45周年》為世人熟知。在他的作品中,平淡如水的敘事,表面上不露聲色的人物,內心往往流淌著不易為人知卻又細膩豐滿的情感?!?5周年》里的Kate是這樣,新作《賽馬皮特》中的Charley亦是。
從格局上講,《賽馬皮特》相較于海格的前兩部作品《周末時光》和《45周年》都要廣袤許多,導演不僅將場景搬到了美國,而且視角也不再局限于短短的一個周末或是幾天。在這部有些“公路電影”特質的電影中,主人公Charley所處的環(huán)境和面對的人
這是最近在院線看到的最讓我感動的電影。
角色的情感主線特別打動我,我似乎很自然地就把所有事情串在了一起,少有的體驗。
小時候母親起開自己,和父親相依,結果眼看著父親被人襲擊致死。我最親近的生命都離我而去了。
我不想再看到身邊有生命逝去,即便是一匹馬。我?guī)е鴓ete流浪,不確定去哪。中途有了一個落腳點,看到一個女生長期忍受著他爺爺?shù)难哉Z羞辱。我問她為什么不離開,她說“當你沒地方去的時候,你就被困住了?!?br>不想被困,我?guī)е鴓ete繼續(xù)流浪。路上,我沒能拉住受驚的pete,看著它背著撞死
在最后和aunt見面那一刻,老淚縱橫了我。
無論經歷多少,當?shù)竭_目的地時,想的人還在,那就是幸福的。
I Don't wanna beg for anything.and i didn't ...I didn't want them ti know what ibwas living like.If they ever thought of me .I'd rather them think of me as being ok. Playing football or hanging out with my dad. I'd rather them never see me again than see me like this.
整部電影發(fā)生了兩次意外:父親意外離世,賽馬皮特被撞而亡,少年查理反復說:I’m sorry 。誰該說對不起?從小被母親拋棄,和父親艱難生活,獨自面對孤獨。盡管如此,查理善良,溫和,自尊,富有同情心且吃苦耐勞。他孤獨得只能對賽馬皮特傾訴。和皮特同行的一程,就是交代查理成長的過程。那些自生自滅的生命微如塵埃,那些寂寞獨自成長的孩子如孤星散落在茫茫宇宙,無人知曉。
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強大。
一部平平淡淡、安安靜靜的電影,看完之后身體和內心卻都感受到一種復雜又強大的力量。
剛開始很容易會認為是個講述少年艱難成長的凄苦故事,因為在他的歲月里,家、親情和愛都缺席了。他還沒有成年,眼前的世界已經如同荒地,人生路孤獨又辛苦,而他只能自己走。
但是沒有凄苦。
你看這個男孩笑,聽他輕聲說話,看他帶著馬走在晨光和夕陽里,沒有回頭也沒有停下。他像荒地里的野草,找不到任何依靠,所有人都認為看不到希望了,但他仍然掙扎著努力求生,強大、堅韌,宛如巨樹。
賽馬皮特:質量保證劇情片 從頭喪到尾的青春公路片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