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結(jié)尾,Ethan站在法院門口,周圍鎂光燈閃爍,那表情就像在說:“我終于紅了!”諷刺而令人齒冷。
兩個大學生,Ethan和Sean,對一名獨居的鄰居——一位喪偶老人展開一系列“惡作劇”。
“哇塞!好膩害!竟然可以用超市買到的工具模擬恐怖片的場景:忽明忽暗的燈光,忽閃忽現(xiàn)的電視,自動開合的木門,深夜莫名播放舞曲的碟片機,突然炸裂的玻璃。這是一篇科普揭秘電影吧。”
“不愧是MIT高才生,動手能力真絕了!可是私自侵入他人住宅,安裝監(jiān)視器是非法的吧。”
“真是兩個熊孩子,把別人家弄成鬼屋,還冠冕堂皇地說成‘行為干預’實驗。”
——以上是我的內(nèi)心OS,infinit,有些無聊了。
至于我的三個疑問,電影也妥帖地給出了答案。
Q1:實驗對象是如何選擇的?
“他(鄰居)酗酒,虐狗,打老婆!就不是個好人?!边@是S的發(fā)言。而且,離得近,方便近距離觀察和及時做出反應。
Q2:實驗時間長達六周,S的母親多次進入S的臥室,對三個大顯示屏全無反應。要知道,這兩位實驗人員可是24小時不間斷獲取實驗數(shù)據(jù)啊?
“20多歲小伙子,不泡夜店
前面鋪墊了好多,但是感覺到后面老頭自殺也還沒有一種令人恍然大悟的感覺,而是通過后面的回憶才慢慢領悟到。主旨感覺有點像是在傳達《人鬼未了情》那樣的感情,但是全片當中也絲毫沒有對老頭對妻子的感情有太多的描寫,只能說兩個小屁孩的惡作劇碰巧與妻子生前一些事撞上了,但是未免也太巧了吧,只能說兩個小屁孩自己也沒想到啊。
還有點也就是諷刺了當代年輕人的腐敗文化,通過惡搞他人,美化自己行為來獲得知名度和存在感,然而這一點已經(jīng)在影片最后得到了應有的審判,不過兩個小屁孩也是夠倒霉的
好鄰居:我變態(tài),導演不會好到哪去!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