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實歷史拍攝的影片,圍繞刺殺納粹頭目萊因哈德-海德里希而展開,殘酷而悲壯的故事。
在國內(nèi)可以看到的二戰(zhàn)時期德占領(lǐng)土的電影,其中有些多少美化了納粹。在這部片子里可以看到他們非人類的面目、非人類的手段。
而觀眾更可以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捷克百姓參與到反抗侵略者奴役的戰(zhàn)斗中,即使他們中有的人本來也有懦弱的一面。
七個空降兵戰(zhàn)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并將最后一顆子彈留給自己,令人動容;
而普通的抵抗者特別是被納粹打得滿臉是血的老太太,即使本能害怕得失禁也沒供出刺殺者
這是一部不太雷同于其它描寫刺殺行動的電影,比如《刺殺希特勒》、《暗殺》等等。
雖然Jozef和Jan是受過訓(xùn)練的空降兵,但顯然做刺客依然是菜鳥。菜鳥刺客要去干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可想而知有多么難,那個笨啊,看得真讓人捉雞,英國人到底是怎么訓(xùn)練他們的?他們的教練是殺豬的嗎?
這部電影一開頭描寫的這兩個菜鳥,只會掐表算算要暗殺的海德里希什么時候來去,對伏擊地點的勘測似乎也并不講究,就是找條明晃晃的大路,沒遮沒攔就要劫道開槍。然后,無一例外,兩人還對雙雙出現(xiàn)的靚妹動了真情,這尼瑪是來執(zhí)行任務(wù),還是來泡妞的?
寫愛情,當(dāng)然是很多類似的電影都要寫的,這也不算奇怪,英雄美人才有故事。不過,這兩人卻是明知馬上就要面臨危險,可能犧牲,卻精蟲上腦,這哪像英雄做的事情,英雄不是會考慮到別人安危嗎?不是會克制自己的沖動而假裝不愛嗎?
等到快要刺殺了,他們的行動更是倉促,據(jù)說海德里希要走,就不管不顧前期是否準(zhǔn)備周全,冒冒失失轉(zhuǎn)天就去行動,這樣的刺殺行動能有幾分把握呢?
英國人為什么要制定這次行動?毫無意義呀!
海德里希,當(dāng)時總督,黨衛(wèi)隊的高官。屠夫,猶太滅絕計劃的制定者。但是,在當(dāng)時的情況下,殺他 有何意義呀?
根本改變不了戰(zhàn)爭的進(jìn)程。也阻擋不了猶太滅絕計劃。付出的代價是所有的空投人員全部喪失,地下組織完全被破壞,幾千人的平民喪生。。。
這完全是不計后果,魯莽的,坐在辦公室拍腦門的人制定的行動。這些人死的太冤屈了。
電影中,每個特工面對被捕的可能而采取自殺時,自己要決絕于這個世界的時候,我是捫心自問,有沒有勇氣做到。真的是佩服這些人。
特意貼出日本版海報,絕對的視覺沖擊,明確主題,『五十度系列』男主和『敦刻爾克』被解救一直發(fā)抖的士兵兩位出演,根據(jù)真實歷史改編『類人猿行動』,戰(zhàn)爭有勝利就有失敗,『敦刻爾克』不是勝利,『類人猿』也并不是勝利,但西方國家可以和愿意拿來講述,即使是失敗的,是有瑕疵的,是失去英雄主義的,或者有些狼狽的,但當(dāng)今世界的文明程度更多的是通過戰(zhàn)爭故事講述人性和情感,并且『類人猿』像『敦』一樣,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英國廢除了『慕尼黑』得以信任捷克斯洛伐克
沒有反轉(zhuǎn),缺乏戲劇性,直白,坦率,恐懼,無助,以及忠誠,愛恨都赤裸裸,越真實越殘忍,越平白越感動。海德里希被邊緣化,愛情也被邊緣化,一眼望到盡頭的道路,不符合電影的規(guī)范,堅硬的兩個小時。中間Ata受刑的過程甚至不敢多看一眼,太殘忍。
可能直到最后在瀕死的邊緣,浪漫才會重現(xiàn),莎士比亞和喜歡的人漂浮在水面上,音樂又重新響起,周遭一切重歸寂靜。最后一顆子彈,是用忠誠和勇敢填起來的贊歌。
我非常開心你能接到這樣的劇本,勞埃德
《類人猿行動》,刺殺海德里希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