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西班牙這個國家的國家氣質(zhì),不認識的人也會沖你微笑和你打招呼和攀談。阿莫多瓦的電影中總也充滿了熾熱的狂野。
還是那句話,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西班牙的人文氣質(zhì)孕育出了西班牙導演們的電影風格,瘋狂到讓人迷亂,是我喜歡的風格。
從影片的用色和場面設計就能第一眼直觀體會到這種熱情。畫面的第一個鏡頭就是高飽和的紅色真絲衣服,鋪滿整個屏幕,從衣服晃動的紋理拉開,男性小雕像也體現(xiàn)了這個國家的文化氛圍。
[img=1:C][/img]
故事以懸念展開,用女主的書信娓娓道來,女主的過去和現(xiàn)在兩條線平行而進最終匯合。就像很多人的評價,胡麗葉塔是一部非常美的片子。
25歲的女主獨自去外地任教,在火車上遇見了一個怪人老頭,這個老頭的古怪讓她有些害怕,迫使她離開了自己的位置,走向餐廳。如果不是正路過男主位置窗前的時候正好出現(xiàn)了那只鹿——迷離的音樂,黑夜中,一只長角鹿緩步在原野,看著他們,畫面美的震撼,是夢境,又是現(xiàn)實——他們不會坐在一起交談,心靈的相通也不會從這那一刻開始。
本來只是偶遇,卻因為怪人老頭的自殺$#
覺得不夠阿莫多瓦的一部,相比其他太平淡了,敘述方式不再那么張揚了,相反多了很多暗喻、細節(jié)的埋藏。
比如從報應線講,女主出走并對父親出軌沒有作為,母親孤獨病死,自己也遭遇女兒出走,因為忽視眼鏡男結(jié)識男主,結(jié)果男主也死了。雖然沒有之前慣用的劇中劇的手法,但是回想下祖孫三代,其實是一個因果輪回。
再從造型和色彩講,女主年輕的高品位,穿著靚麗,顏色也是鮮艷的,和老年后形成劇烈反差,老年后連妝都不化了,更突出了女主心如死灰,女主小心翼翼的生活,沒了年輕時無所畏懼的樣子,看似在細心照顧女兒,其實也在逃避自己的人生,女兒和最好的閨蜜吵架她都沒有發(fā)現(xiàn),雖然在物質(zhì)生活上,胡麗葉塔盡量滿足女兒,但是在心靈上既沒有跟女兒的交流,更不要說引導,反而一直在被女兒和女兒朋友還有男主朋友照顧,胡麗葉塔的心是軟弱不堪的,像很多阿莫多瓦筆下的女性,她們性感又感性,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任由悲傷侵襲全身,卻無法看清,無法抽離,這與好友送她的那個藝術銅雕有著強烈的對比,它堅強性感張揚又有力量
看完這部電影,再重新過第二遍的時候,聽到背景音樂都不寒而栗,已經(jīng)不敢在晚上看第三遍了。這也是我觀看的第二部阿莫多瓦的作品。
不知為何,下午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畫面色彩愉悅的感覺,而晚上再看一遍卻是一種吊詭之感。以及,似乎在白天的時候,對色彩和畫面比較敏感和專注,而等到夜晚來臨之后,聽覺和想象力則更勝一籌。
現(xiàn)在電影中那個準備臥軌自殺的人,一直在我的腦海里。
電影中胡麗葉塔見證了兩次死亡,后半生被愧疚所折磨。
第一次來自陌生男子。
胡麗葉塔正在火車上看書
【胡麗葉塔】文學作品的改編能不能克制一點?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