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之花
七八年前她有一張娃娃臉,
睜著眼睛看世界一眨不眨。
她聽信一切美好的空歡喜,
并認為那些滿手鮮血淋淋地揭露者
才是真正的儈子手。
愛和信仰是與生俱來的品質(zhì),
她雙手奉上這美好,
全心全意、面無懼色。
不過在她后來的照片中,
眼睛里再沒有歡喜,只剩"空洞"
她相信“孤獨”和“自私”是人類的天性
并展露這天性,
和大多數(shù)一樣心安理得。
當然,她也會無情的撕裂某個年輕人
以延續(xù)鮮血淋淋的救贖。
你不能說她缺乏同情心或冷漠
她只是不得不急速行走,快如刀鋒。
因她曾被破碎
所以明白這道理--
不是你破碎我,
就是我破碎你。
鹿燃
這部片子我是在臺北的金馬國際影展看的,事前買票劃位的搶手、當天的座無虛席早是意料中事:賈木許在臺灣一直頗受歡迎(我指的是小眾影迷,一般票房我毫無印象),也許是因為某種輕鬆寫意的調(diào)性,是所謂藝術(shù)片導(dǎo)演中比較不會拒人千里的的風格。於是我也抱著輕鬆的心情進場,沒想太多,不過這部作品成績實在不如預(yù)期,至少我完全看不出它得坎城大獎的原因何在。
首先,斧鑿痕跡太重,一些比喻或 gesture 失之刻意僵硬。就拿男主角來說吧:一開場——現(xiàn)任女友(Julie Delphy)拖著行李離開他之際——穿插黑白老片 Don Juan 的片段還不夠,他的名字就叫 "Don Johnston" 還不夠,還要安排別人一再說他像情聖唐璜云云,非把笑話講到爛不可。某任前女友(Sharon Stone)的十幾歲女兒亦然:名叫 Lolita 還不夠,衣不蔽體地在中年男主角面前晃來晃去還不夠(另,據(jù)說她戴的耳環(huán)也是直接來自 Kubrick 那部片子),還要男主角特別重複 Lolita 這個名字,說取這名字真不尋常云云。其次劇情和人物都顯得薄弱
“破碎之花”生命路途中的戛然而止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