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了《一個人的課堂》觀影會,觀看了影片。
導演在影片結束后,介紹了這部電影的拍攝緣起,以及曲折誕生的歷史。真的不容易,用了十幾年時間,只為拍攝一部注定不賣座題材的電影,沒有情懷和信仰的人,是絕對做不下來的。
但,導演唯獨缺了才華??上Я艘粋€好的素材。
首先,我懷疑劇本的創(chuàng)作,完全是看了兩天《感動中國》,然后坐在家中想象出來的。山村、孤寡老人、交通不便、代課教師、清退政策,所有能與留守兒童扯上邊的話題,一股腦地往上堆,完全不考慮細節(jié)的真實性。比如
不是“一個人的課堂”
魯子渝文
<圖片1>
2018年1月7日下午在北京魔影影城金源店觀看了由李軍林導演孫海英主演的電影《一個人的課堂》,反映留守兒童和代課老師的故事,我數次感動落淚。
電影講述鄉(xiāng)村代課老師宋文化在山區(qū)小學代課36年,艱苦的教學環(huán)境沒有讓他放棄,他安貧樂道,熱愛他的教學崗位,他教過的學生已有三千多名。即便只有三個學生他仍然堅守崗位,工資每月500元他已知足,不為每月四千元的工資所動(他教過的學生開了公司請他去作會計)。最后因為沒有通過教師資格考試而被清退,主要是因為宋老師沒有通過電腦上機操作考試。宋老師的家景根本買不起電腦,他主要是在紙上畫一個電腦進行學習。這樣一個窮老師怎么能通過電腦操作考試呢?失業(yè)的宋老師已五十多歲,沒有任何政府給予的失業(yè)安置,只有冠冕堂皇的教導主任說的感謝你多年來對教育的貢獻。為了繼續(xù)生存下去,宋老師還要繼續(xù)工作,他選擇投奔在廣東打工的女兒,在大城市謀職。然而新接替宋老師的大學畢業(yè)生年輕的老師無法忍受窮山村的偏僻辭職,最后剩下了一個學生明明
感覺自己最近淚點真是有些低,明明只是剛開始,「也就交代下背景,是一個貧瘠的農村,然后有個很窮的小孩子的父親因為一場意外而離開人世,小孩子很難受地哭了下」我都要有些忍不住,所以恰恰也就是這種片子,最讓我受不了。
這個小孩子名為明明。和他一起拍小學畢業(yè)照的是宋文化宋老師,沒錯,這一屆,只有明明一個畢業(yè)生。
可以看得出來,明明很乖,很孝順,而且,他很珍惜學習的機會,當全村最后一個老師都要離開時,他都多么渴望那個老師能不走,他多么渴望他能繼續(xù)教他。對啊,出生在這樣一個農村的他
這部影片給我的印象是質樸真實,溫暖感人。鄉(xiāng)村自然寧靜的美好景色襯托了片中主人公執(zhí)著堅守的意志品格,真善美的人性光輝如清泉一般流淌在影片當中,也滋潤了我的心田。以前并不喜歡孫海英先生的表演風格,覺得角色中他的個人痕跡太重。但這部影片中,他詮釋的偏遠鄉(xiāng)村小學的代課老師,肢體、表情和眼神中都有戲,生動細膩,讓我一度忘記了他是孫海英。為他點贊!此外,片中唐明明的眼神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影片中的幾段配樂對情節(jié)的烘托渲染效果很好,起碼我覺得挺貼合的,喜歡!看完這部電影之后
《一個人的課堂》,很好的電影!
看著看著就流淚,看完,不停地嘆氣,不停地流淚。
為宋老師,為孩子,為自己同樣的教學生涯。
作為代課教師的宋老師,沒有編制,教育局以一場電腦考試的方式周到而羞辱地終結了宋老師36年的教學生涯??蓻]落到一個好啊!
我們村子里那些老老實實代課教師,清退的時候,兩百塊錢。還不如打發(fā)一個臨時工。
只有那些善于巴結領導的老師能搞到編制,變成正式老師。
考不完的考試,填不完的表格,高不可攀的學術高峰,天威不可測度的領導,
努力了!也老了!越來越只有落后了!
最終被清退,被拋棄!
但,宋老師習慣了教學生涯,思維、語言、做派、作息、性格、生活慣性都是和學校生活融為一體了!
窮,是窮點,畢竟是宋老師的生活,宋老師還能發(fā)點光和熱,還有點成就感,至少有存在感,若是把宋老師清退了!他還能干點啥呢!
在城里清除下水道的淤泥,還要被同樣底層的同事算計和壓制。
宋老師,不就是我們這些普普通通、老老實實的教師的寫照么!
孩子班里組織觀看的,應該是包場。導演本人也來到了現場。
留守兒童、代課老師這些都是沉重的話題,感覺主創(chuàng)團隊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是迫于現實,有些是囿于能力,挖掘得不夠深刻。
宋文化這個角色有點迂腐,有點假。角色設置還是太片面了,人性其實非常復雜。
結尾處的字幕在我看來是為了過審,收得太假,反而有了一定藝術效果
總體而言,還算是合格,對于反映殘酷現實題材的影片,我愿意多些寬容。ps.孩子的同學被感動得從頭哭到尾,用完兩包紙巾
一個人的課堂不僅僅是一個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