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電影給了兩星,這是一種奇怪的體驗。畢竟姜文之前的每部作品,水準都挺高。當然,這并不是說《一步之遙》毫無可取之處,相反這部電影可以看到姜文的自信及情懷所在。
《一步之遙》的看點有幾個。首先自然是影迷津津樂道的迷影元素,如開頭的教父場景造型,謀殺綠腳趾的大腿,公民凱恩式的講話,月球旅行記般的登月……這讓整部電影變成一場迷影游戲,讓影迷們尋找其他電影的影子,每尋覓一處熟悉的場面都會有另類的成就感。從這個角度看來,確實是需要一定的觀影門檻的,不然如何去發(fā)掘電影里面的彩蛋呢?
其次就是社會投射。從《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甚至《讓子彈飛》等電影看來,姜文已經(jīng)樹立起某種“站在也能把錢掙了”的形象,其電影作品對社會現(xiàn)象的投射,也能讓眾多對社會不滿的觀眾們找到類似的觀點及諷刺,于是觀眾與導演之間都建立起一種秘密的共識。因此《一步之遙》的謠言、媒體等切入點,觀眾自然也能從中解讀到某些社會陰暗面所在。
最后是電影形式?!兑徊街b》從情節(jié)組織及表達方式上,算是打破了正常電影形式秩序
兩星吧,一星給臺詞,馬走日和完顏、武六的故事,一星給鏡頭,喜歡這樣的鏡頭調(diào)度,說不出來就是喜歡。但是看的時候感覺就像看阿三歌舞片,總覺得下一秒要唱起來了!感覺像看春晚,先是葛優(yōu)姜文講相聲,然后唱歌,然后相聲,然后跳舞,然后舒淇當董卿抒情,然后唱歌,然后跳舞,然后葛優(yōu)姜文相聲,再送葛優(yōu)重口味小故事,周韻唱歌,最后姜文單口相聲到底…跪求姜文導演今年春晚,一步之遙像看春晚,有勵志,有抒情,有相聲,用舒淇對電影里老伯的一句話,就是“姜文呀,你就硬硬朗朗的去導演春晚吧!”
迄今為止,姜文可能是中國藝術(shù)領(lǐng)域爭議最大的藝術(shù)家了。幾乎他的每部作品,都會被評論家和觀眾從結(jié)構(gòu)到細節(jié),從臺詞到色彩,從構(gòu)圖到調(diào)度 反復解讀,而且?guī)缀醣厝缓驼沃鲝垝煦^。相比較之下,張藝謀盡管拍過《活著》,陳凱歌拍過《霸王別姬》,大家都可以理解為對過去時代的反思甚至是滅絕人性的時代的控訴,都要比姜文過線的《鬼子來了》的意識形態(tài)更濃厚,卻并未成為吊打的標靶,張藝謀反而成為體制內(nèi)名而優(yōu)則仕的典型。從某種角度,可以說相比那些對特定時期的,無需任何人承擔責任的惡的表現(xiàn),姜文所表現(xiàn)的某種對人性的思考,對所有角色的辛辣鞭笞是老大哥更不愿意大家接觸的內(nèi)容。就這一點而言,姜文已經(jīng)遠遠走在了大陸電影藝術(shù)的前列。
就電影本身而言,可以分一下幾個角度去總結(jié)和比較。
首先是劇本,姜文啟用了廖一梅做編劇,使得劇本中臺詞的風格更加舞臺化、戲劇化,大量的長句,書面用語,銜接流暢的反問和對話推進,制造了強烈的不真實感,從畫外音,到不同段落的情節(jié),使得觀眾從電影本身到“戲中戲”部分都會得到“這是在演戲”的暗示。
洪晃領(lǐng)演,《一步之遙》:那個短暫卻瘋狂的年代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