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很多人性考驗的電影,用極端的方式去審視人性。
人性就是丑惡的,
不管你變成怎么樣,我都會愛你。說這些話的,不知千萬,
包括婚禮上宣誓的,
不離不棄,是謊話嗎?
于是一方成為芋蟲,甚至還付于強烈的國家榮譽。
無論感情何等的強烈,也許這個感情可以同生共死,
但面對芋蟲,就變得如此不堪一擊。
人性不過如此罷了。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榆野子(來自豆瓣)
來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845784/
看了「芋蟲」
二戰(zhàn)歸來身受重傷的丈夫變成了無交流能力無四肢的“芋蟲”。被所有人嫌棄只剩妻子照顧。對于內心情緒的傳遞只能通過性,妻子說‘我們過著吃飯睡覺靠別人救濟的日子,沒有思考,就像兩個芋蟲一樣’??纱藭r此刻的我卻看到原始欲望的偉大,在人失去身體時,大腦和性器官的連接,感情通過性來表達。
后來妻子(內心抗拒)根源于道德的問題,抗拒原罪。用手指戳瞎丈夫的眼睛
ARATA片頭第一眼看成八一製片廠hhh沒什麼電影技巧可言但若松一如既往的很真誠。其實除了見了重信房子一面熱血沸騰拍了個宣傳片那會兒受戰(zhàn)場感染比較激動以外,私以為若松一直都比世人認為的深度。而且那麼多年都沒有變過。白石是懂他的,所以在《我們不可阻擋》裡面若松唱著國際歌唱著唱著吐了口痰hhh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之所以一直拍電影就是因為並沒有走上街頭一了百了的勇氣。若松其實對「為了反戰(zhàn)而發(fā)起的戰(zhàn)爭」早在六七十年代就一直有批判性的思考。因此也不是單純地在說「戰(zhàn)爭好他媽慘所以別打仗了」
【芋蟲】真實的,往往最引人深思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