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越來越喜歡豆瓣,趁此機會,把以前看的電影一一總結(jié)一下。
《人到中年》,在剛剛放映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少年,自己的父母正值中年,屬于壓力很大的知識分子,所以對電影中描述的都感同身受。在那個時代,經(jīng)歷過浩劫后的中國知識分子,在很低的回報很高的家庭負擔下,加班加點,無條件的付出。父母的辛苦我都看到眼里,所以,在看這部電影時,達式常和潘虹飾演的男女主人公的境遇,讓我落淚。
人,只有到了中年,才真正理解了,人到中年。
諶榮就是憑借著小說 人到中年 而一舉確定了她在中國文壇的地位,電影的編劇就是她自己,很好的詮釋了原著,應(yīng)該說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動,既然是矛盾文學(xué)獎的作品,一定有其優(yōu)秀之處
《人到中年》是諶容發(fā)表于《收獲》1980年第1期的中篇小說,獲第一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作者通過中年眼科大夫陸文婷因工作、家庭負擔過重,病累交加,瀕臨死亡的故事,客觀而真實地展現(xiàn)了一代知識分子的艱難人生和生存困境。
1982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根據(jù)小說拍攝了同名電影,扮演主人公陸文婷的潘虹榮獲第三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記得兒時雙職工的父母每天下班后要先去買菜,那時沒冰箱,每天都是現(xiàn)買菜買肉回來做飯,通常都要到晚上8-9點才能吃上飯。那時還不是雙休日,每周只歇一天,忙叨一周休息那一天也不怎么閑著,印象里他們總是很累,所以長大后第一次看了《人到中年》這部電影時給我的震撼至今都還記得。這是我們父輩的年輕時光,也是他們青春的祭歌。如果時間能重來,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愛他們,因為時間,真的不會再重來。
小時候看過《人到中年》的連環(huán)畫,愛不釋手,如今再翻看電影依然有幾分感動?!度说街心辍冯m然是八十年代的國產(chǎn)電影,如今看起來,仍有值得思考的地方,那就是影片中毫不避晦的批判性,對官僚主義的諷刺。對比當下一些阿餿奉承,偽善主義的文藝作品而言,看著她的時候,覺得她的內(nèi)心還是熱的。在選角上,潘虹的表演可以用到位來形容,片中表演的臺詞和鏡頭有些過分夸張,對比謝晉《芙蓉鎮(zhèn)》這部作品的藝術(shù)性還是有些遜色。
有些東西曾經(jīng)那么轟動出名,卻一直沒有去看,就像潘虹的《人到中年》。時代前進了20多年,想想自己也到了應(yīng)該有共鳴的年紀,便去搜來看,結(jié)果是硬著頭皮看完了,沒有感動也沒有感觸。
不是看不懂他們的理想主義,不是看不懂他們的愛的奉獻,不是看不懂他們中年的無奈,可是我就是絲毫不為所動。也許時代完完全全的改變了,人的價值觀念完完全全的改變了,我們這代人沒有經(jīng)歷過那十年的糾結(jié),我們踏入社會的時候講求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而不是什么為祖國,為黨和人民無私的奉獻。雖然我們也累,但是不同的累,應(yīng)該說我們是有選擇的累。
這部片子當年好像同時在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上獲獎,據(jù)說很多人看了流淚,算得上佳片了吧。也許不是每一部佳片都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的。以二十五年后的眼光來看,演員的表演哪里都透出夸張臉譜化不自然,從官僚主義大媽到陸醫(yī)生,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烙印吧!
《人到中年》極品!我愿意是急流(摘抄)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