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還是前年的時候,我接到一個調查電話。調查的內容是“你的幸福指數是多少?”整個調查過程持續(xù)了大概10-15分鐘。如今回想起來,當時的那幾個問題讓我頗有感觸。當放下話筒,我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我在選擇各項指標的幸福指數時是那么的猶豫。
難道我不幸福嗎?坦白說,只要認識我的人就沒有說我不幸福的。我疑惑了。從那時候起,我開始不斷問自己:“幸福是什么”。是的,幸福是什么呢?是物質的需求?是情感的滿足?還是……
看了《幸福還有多遠》,看著劇中各色人物對幸福的不同定義,我想,人對幸福的追求是會隨時、隨地、隨情勢的變化而變化的吧。正因為如此,人的幸福感才會應時、應地、應情勢而有所變化。
如果非得給“幸福是什么”一個答案,我想,那絕對是一個多項選擇。而幸福到底多遠,這也許得人窮盡一生的時間來找尋答案。
剛剛看完的26集電視連續(xù)劇,有我喜歡的王志文演的老男人,以及不算反感的佟大為再次出演對感情執(zhí)著、簡單而沖動的年輕人。梅婷擁有中國人傳統(tǒng)審美的那種漂亮五官和賢淑氣質,即使一直穿著臃腫的棉襖也不影響她的出眾。
發(fā)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故事,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懷舊,對于80后90后的年輕電視觀眾來說,講述的則完全是他們父母一代的情感和生活,所幸愛情故事,無關時間和地域的差距,而對于幸福的定義,更是因人而異,老祖宗千年之前就說過“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所以幸福完完全全是非常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內心對生活的期望與現(xiàn)實的契合度問題,如果感覺幸福很遙遠,常常只是一念之差,有時候只要把期望降低一些,面對現(xiàn)實就會滿足一些。
梅婷此次演繹的角色注定是個與眾不同的女人,不僅因為她擁有美麗的容貌,更因為她滿腔的浪漫主義情懷。在現(xiàn)實的社會里,擁有浪漫情懷的人面對世俗生活,總容易產生不幸福的感覺,因為她對幸福的定義,不僅僅是吃好,穿暖,有錢夠花,還要有一點點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精神層面的東西
1)了解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給對方幸福。
2)懷揣著希望,才有屬于自己的幸福。
演員演得都很好。
首先,豆瓣不能打零分,不然我一顆星都不給,這劇語言,演員都還OK,但是最重要的主線劇情呢!?。∪^呢?。?!
從王小毛每天去找李萍,寫散文,兩人一起朗誦開始我就覺得很不對勁,那就根本不是姐弟相處的方式,被舉報后兩個人那真是急紅了眼睛,我們是純潔的我們是無辜的,真的純潔真的無辜嗎,真的那么無邪嗎,小毛走了李萍就感到不幸福了,風言風語給吳天亮造成什么影響她也不管,這是追求幸福嗎,這是自私,王小毛的命還是吳天亮救的,回報就是跟人家老婆做精神交流啊,對了,因為救王小毛,吳天亮不能生育,于是最后吳天亮和李萍離婚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李萍不能有個自己的孩子…
等到李萍離婚,和王小毛結婚,再到王小毛去世,好么,吳天亮開始了,關心李萍,要想關心自己的親人一樣,吳天亮同學也是大奇葩啊,你知道那不是你家姐姐妹妹,那是你黯然神傷不死心還有愛的前妻,你對的起你老婆靳英嗎。說起來,這劇里真是靳英最可愛,靳英最開始心里肯定也是喜歡吳天亮,但是看到吳天亮喜歡李萍她果斷退出,并且積極促進他們在一起
看完了整部劇,腦子里的這個問題也一直在盤旋,到底什么是幸福,李萍經常說:"各人有各人的幸福",她做的每個選擇也都是在朝向她想要的幸福,她堅定的走下去,聽從自己的心,我覺得這真是非常難得,這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還有致命的痛苦,看起來是多么的不幸福,如果當初嫁給于大路,就是廠長夫人了,還會在街頭賣香煙嗎,如果不跟吳天亮離婚,也是科長夫人,更何況這兩個男人也都會是深愛著她,呵護著她,不讓她受半點苦的人,所以李萍的父親也不能理解,為什么自己懂事乖巧善良的女兒會一再做出這樣的選擇,她倒底追求的是什么.她選擇了和王小毛過貧苦艱辛的日子,也同樣是平凡的小日子,但她是那樣的幸福那樣的無畏.她的幸福就是找到一個志同道合會用心去體會浪漫的人,會彼此給與力量互相欣賞支持的人,而不是把自己當花供起來當鳥養(yǎng)著,也許就是這份堅持讓她放棄了諸多看起來會很幸福的選擇,收獲了一份她想要的愛情.結局的殘忍為這份堅守的幸福更設置了幾分悲情,王小毛的死吳天亮的胸懷及癡心是否會讓這個女人后悔呢,我想不會,永遠不會,情投意合琴瑟合鳴難道不正是她最珍惜的嗎?套王大
電視剛開始就有很多事情說明李萍的美麗,難道女人漂亮就可以沒有道德麼?就可以朝三暮四做第三者麼?我譴責劇中要傳遞給 人們所謂的“愛情至上”的觀點,沒有生命哪來愛情,沒有主體哪來意識??看樣子編著者不了解哲學。是個荒唐主義者
【幸福還有多遠】口碑不衰的劇情片 自私大比拼?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