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商業(yè)片大行其道,紀錄片反而逐漸式微。浮躁的社會里,人們越來越少的深究事物背后的情緒,也越來越少的導演和制片商愿意投入大量的資源和精力在這種缺乏商業(yè)性的片子上了。
感謝珍妮弗皮特,以女性細膩的視角帶給本片如此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反思。片中反映出的核心基調就是:對西方登山者來說,攀登珠峰是冒險,是挑戰(zhàn),也是征服。而對夏爾巴人來說,攀登珠峰意味著犧牲,供養(yǎng)和希望。片尾處美國登山客斥責罷工是恐怖主義,來年還要繼續(xù)過來挑戰(zhàn)和征服;而夏爾巴向導擇認為罷工是對逝者的尊重,對家庭的陪伴,登山對他們來講不是征服,而是像一個孩童爬上母親的雙膝,是供養(yǎng),也是對下一代的期望。
作為一個攀巖愛好者,極限運動是個人的追求和價值實現(xiàn),所以風險也理應由個人承擔,讓別人冒著生命危險替你承擔應有的責任,是怯懦也是自私。
發(fā)人深省的好片,點100000個贊!
【高山上的夏爾巴人】你說這山,能不能聽到凡人的狂喜與哭泣?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1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