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我是特地注冊了個帳號來寫這個聊齋的評論.
個人認為,這部是除了老版聊齋之外最優(yōu)秀的一部,劇情設計的很有趣,而且張鐵林演的蒲松齡也很有感情,比如說鞭打城隍的那一段,主題曲也可以仔細的品一品,還是建議大家讀一讀原著,了解一些歷史,這部劇雖然投入不大,演員也不大牌,特技談不上,但是演出了真情感,比起現(xiàn)在動不動的大制作,明星云集,但是人物刻畫呆板,臉上撲克牌一般的表情,除了裝酷和淡淡一笑,或者是浮夸的搞笑之外,這部劇才演出來蒲松齡的灑脫,蒲松齡一生的曲折坎坷.
推薦30歲以上的朋友看.太小的朋友可能更加的關注特效是否優(yōu)秀,是否有自己喜歡的明星等等.30歲以上的人,可能會更加關注演員是否表現(xiàn)出了真情實感,更加的關注有沒有味道,體會劇中的情感和蒲松齡一生中帶給我們的思考.
當然,每個人的切入點是不同的.但強烈推薦看一看聊齋的原著.不喜歡的朋友勿噴,喜歡的朋友不妨一看----請無視張鐵林的那點胸毛,無傷大雅,沒什么可噴的.
看《聊齋先生》,不禁想到《吳承恩與<西游記>》,同樣是表現(xiàn)作者創(chuàng)作經(jīng)典名著的歷程,但是二者的藝術水準卻不可同日而語。
《吳承恩與<西游記>》可能也想做成吳承恩往來于現(xiàn)實和書中的世界,跳入跳出、亦真亦幻的神話劇,但是編劇功夫比較差,只能生搬硬套《西游記》中的情節(jié)來吳承恩身上再發(fā)生一遍,加之六老師自己改戲加戲,穿插重拍的西游片段和老版《西游記》片段,讓人云里霧里不知所云,弄出一個四不像的《章承恩與<西游記>》。
但是,《聊齋先生》里
張鐵林,被觀眾們稱為“皇帝專業(yè)戶”。
然而,針對這個稱呼,張鐵林卻覺得非常的反感,他說:
“誰說我光演皇帝了,我認為我扮演的‘聊齋先生’蒲松齡和‘亂世英雄’呂不韋也都很不錯。”
呂不韋這個角色,大家都很熟悉,然而,他提到另外一部劇《聊齋先生》,可能很多00后就會覺得陌生了。
在1999年這部劇播出的時候,《還珠格格》已經(jīng)火遍了全國各地。
而皇阿瑪?shù)摹读凝S先生》卻成為了一部冷門作品,20多年來,幾乎無人提及。
但是聽到開頭曲那兩句女聲吟唱“先生,先生”,多少人還是有點記憶的。
人生的坎坷官場的黑暗,雖有才華蓋世但是沒有獨具慧眼的伯樂,清政府的腐敗,促使了才子在鬼狐世界的傾憤,堂堂的人才埋沒了沒有了用武之地,一部聊齋促成事業(yè)。足以平生。古往今來讀書考試,高中時夢寐以求的事,百無一用是書生,雖有此話但是警醒我們的卻是書生自有書生的快樂,可以達到常人望塵莫及的地步,如今社會有多少有才之士終究視為糞土,而重用庸才,可悲可悲啊!?。。。。。。。。。。。。。。。。。。。。。。?!
聊齋先生一共25集,1998年上映,張鐵林主演,這個電視劇真中帶幻,幻中帶真,一口氣看完后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劇情不是人物,而是寥寥幾筆勾勒出的清初封建社會農(nóng)民與秀才的生活場景,在這個場景中有吃人的貪官污吏,有不學無術思想老朽的讀書人,有狗眼看人低的小人,也有為民請命的窮秀才,有獻身仇敵收集罪證以命抗爭的烈女子,有一刀砍下貪官狗頭的俠女。在這些真實的社會場景前,虛幻的狐仙妖鬼也黯然失色。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先生放飛的風箏,風箏有線牽在人手,幻夢有根扎在現(xiàn)實
《聊齋先生》樂珈彤主演,浮生半夢又半真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