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慢鏡頭的畫面是想讓這樣的美好停留得久一些,再久一些嗎?
東莫,意思為“像孩子一樣快樂”,那里的村民不知道武器的可怕,不明白人與人之間除了和氣外還有仇恨與殺戮,在他們眼里,沖鋒槍只是“鋼棍”,手榴彈是“涂了顏色的土豆”。所以,面對槍炮,他們不會害怕,面對兇神惡煞般的入侵者,他們仍然會微笑著道一聲“歡迎光臨”。
這是怎樣的一片圣土,它能讓那些經歷過槍林彈雨、九死一生的戰(zhàn)士釋放出心中沉重的負罪感;它能讓戰(zhàn)場上的對手從針鋒相對到握手言和,到并肩作戰(zhàn)。
它是戰(zhàn)爭中的世外桃源。它應該被好好守護,它值得每一個人用生命來守護。
很久沒撈韓國的影片看了,沒想到一撈就撈到一部看得我又笑又哭的佳片,長篇贅述之前,用簡單的五個字來概括《歡迎來到東莫村》帶給我的感受,大概就是:不負奧斯卡。
這其實是一個特別簡單的故事,基于導演對世外桃源的美化與想象,背景定在1950年左右朝鮮戰(zhàn)爭之際,分屬朝鮮、韓國、美國的三方勢力落單人員在江原道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莊里因緣際會,日常相處的過程中,慢慢從最初的對峙轉變?yōu)閰f(xié)同作戰(zhàn)。
至于這個小村莊有多么與世隔絕呢,參考一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大概就可見一斑。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看了片子,給我很深的震撼。
居然在嘻笑怒罵之間,
反映了深刻的內容,
人生,戰(zhàn)爭,歷史……
看看我們這個具有5000年歷史的國家,
拍出的都是些什么爛片子,
我們的青少年能在這些爛片子里讀懂我們的歷史么?
正如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綿延未絕的文學一樣,電影雖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在其創(chuàng)作過程之中,也有一些關于人類的永恒母題。戰(zhàn)爭即是其中人類無法逃避和必須正視的一個。在人們劃分類型電影的時候,戰(zhàn)爭片屬于其中一個內容豐富的片種,從電影誕生之初由“美國電影之父”格里菲斯拍攝的《一個國家的誕生》,到當代科幻大師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世界之戰(zhàn)》,無論其故事內容如何變化,都逃脫不了災難與救贖這樣的情節(jié),表達對戰(zhàn)爭的譴責和對和平的追求。
但是,一個不能不令人遺憾的事實是:我國雖然在歷史上也飽經戰(zhàn)亂之苦,尤其是在近代歷史上,數(shù)次遭到外族的入侵,但是我們的電影似乎很少有能真實而完整地表現(xiàn)那段歷史和其中的人性狀態(tài),而是僅僅被所謂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的情結所束縛,將戰(zhàn)爭表達為一種無往而不勝的簡單化的樂觀。從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到垂髫之年的小孩都雖苦猶樂在戰(zhàn)爭之中,這是很恐怖的,因為戰(zhàn)爭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國產戰(zhàn)爭影片為了達到某種宣教的目的而導致在人性的發(fā)現(xiàn)和開掘上深度不足
東莫村,遠離戰(zhàn)火遠離硝煙,在亂世中顯得那么突兀而不和適宜,讓人羨慕的平靜生活,整個現(xiàn)代桃花源,如此東莫村,如此讓人心動~
“歡迎來到東莫村”一絕的喜劇片 放下立場,我們都是好人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