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差評如潮,本來沒抱太大希望,去了電影,嘿,看了開頭就感覺到這片的點故事性。
片子以造人為主題切入,多少給了人低俗黃的帽子,不過整體接下來看卻不是以黃或渾為賣點的,說是喜劇還帶有比較嚴謹完整的劇情性,并不單純?yōu)樽屇阈Γ€可以當故事片看,這點就不錯。
片中快進的部份配了香港金曲,讓我們這些從小聽著港臺金曲長大的人很有親切感,更容易融入劇情,而且這招對香港的討好極為有用,對于徐錚高度貢獻了這么一出香港人文風景宣傳片,相信很快就能得到港督的接見。
這個劇其實講的是夢想、愛情、家庭還有生育的問題,全部都是人一生無可避免的,最為關切的問題,徐錚拍這片的野心不可小窺啊。
在夢想中又穿插著愛情,徐錚的女神心系自己的夢想,徐錚自不然對女神念念難忘,而趕薇又看著徐錚,這套路本沒什么,我們每個人都習慣于想著自己的夢想,但當有一天我們轉過身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也能成為了他人的夢想的時候,那是會感動的。。
我獨自做著我的藝術夢,全世界只有你這個傻蛋相信我,所幸徐錚覺醒得還不算晚。
高空玻璃一段真心贊,看得驚險無比。
我是外行看熱鬧,看毒舌影評說是有向前輩致敬的意思。但是除了幾個耳熟的歌曲外,并沒有什么共鳴。樂趣自然也減少許多,不過也慶幸自己還年輕。
這是部很標準的商業(yè)片:一波三折,對初戀的遺憾,警匪的介入,打斗情節(jié)夠精彩,結尾高潮部分也緊湊??赐旰笥悬c小回味,國產片做到這樣實屬不易。
我不評價劇中人的三觀,喜劇片說學逗唱本來都是夸張。多少家庭會全家出動護精保種?又有誰會把小姨隆胸掂屁股還要偷偷借錢的丑事當眾揪出來說?港的笑點略俗,紅玫瑰白玫瑰的事也惹怒了不少觀眾。我更喜歡泰窘,俗地傻氣好笑些。
給香港老歌一顆星,給香港電影一顆星,給徐崢的大膽嘗試一顆星?!?a href="/w/id220555.html">港囧》不是喜劇片,只是徐崢轉型的實驗片,影片里徐來的中年危機正是徐崢面臨的轉型選擇,重在嘗試,經過失敗和挫折才能找到出路。
從《港囧》9月25日上映至今約有15.92億票房,占比下降明顯。比起泰囧的12.67億的票房有所進步但小于預期,考慮到《港囧》團隊的宣傳力度,和徐崢在全國各地以及各位網站、論壇的不斷發(fā)聲宣傳,《港囧》在票房上來說只能說勉強及格, 《港囧》的票房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人在囧途》、《泰囧》和《心花怒放》的人氣積累以及對老港片的懷念。
包貝爾是一大敗筆,完全復制王寶強的風格但沒有寶強根子里的傻決,只有不斷的犯二;趙薇完全是來度假,沒看出她有什么演技;杜鵑的表現(xiàn)是惟一亮點。
開篇校園情節(jié),文藝青年打扮的徐來、校園的場景讓人會心一笑。隨著一個中年男人危機的出現(xiàn)(現(xiàn)在流行這個主題,但中年男性危機還是首推《美國麗人》),從陳百強的《偏偏喜歡你》開始各種香港老歌的進入
來看《港囧》是因為當時欠了《泰囧》的情;作為一部我只想拿它當笑話看的電影,《泰囧》成功的把我當成了笑話,它屬于那種即使你做好了準備,拔高了預期,仍然會讓你喜出望外的作品,但當我看完《泰囧》以后,第一感覺是后悔,這種后悔就像你剛開始了一段明知道沒有結果的戀愛一樣,無法享受過程,也無法享受結果。
《港囧》的失敗可以和香港的失敗劃歸為一個類型,都是自作聰明似的自殺行為,它們自以為拔高對自己的要求就可以去拔高對消費者的要求,問題是在信息化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產品方如果沒有承擔教育客戶的責任,是沒有權力要求什么的呀,像《港囧》這樣一上來就打青春牌的,情懷先放在一邊不說,你倒是先想想有多少觀眾是沖著看你這張“牌”來的?《泰囧》之前那么大的成功你們都沒有做過review嗎?
再來聊聊情懷。
不就是沒親過嘴嗎?這他娘的也算情懷了?是不是以后沒摸個頭,牽個手,散個步什么都能算情懷???別跟我說什么這是緬懷青春的一種方式,你作為個人無論你緬懷什么都是你自己的事
滄海一聲笑
滄海一聲笑啊,使勁笑啊,這就是我對《港囧》的態(tài)度。
從《人在囧途 (2010) 》,《人再囧途之泰囧 (2012) 》一路過來,徐錚有種本是打家劫舍,想不到弄假成真的地步。前兩部我覺得就說了一件事情,所謂夢想,就是還要混上圈子。混上圈子才會一次性解決經濟問題,才能真正見到范冰冰,哪怕范冰冰眼里你就是個rpg。但怎么混圈子呢,沒權沒勢沒色,那么就靠沒臉吧。于是看著王寶強沒皮沒臉的跪舔徐錚,哪怕看上去給添了無數(shù)麻煩各種糟心,但本質上就說了窮人也就是權貴眼里的一個玩物,不是一條狗,狗比玩物的待遇好多了。
于是到了《港囧》,包貝爾接棒。很多人都說包貝爾生硬,但我理解的生硬是因為這一次他不舔了。仔細想想,電影里包貝爾干的那些事情王寶強是不敢的,不說頭上套一個鐵制避孕套,就說那句:我要告訴……就顯出了天差地別。王寶強告訴誰去?包貝爾可以,可以告訴自己的媽媽,自己的姐姐,自己的另外一個姐姐,自己的姐夫。注意,他不會告訴自己的爸爸,因為那個爸爸同樣是個窩囊廢,話語權都不如他的外甥。
上映第二天就去看電影,其實不太算我的風格。而且,零時起意就興沖沖地跑去電影院看電影也是不太有過的??墒?,想到是徐崢的《港囧》,我都興沖沖地去做了??措娪耙回炚J真的我也因為臨時起意而錯過了幾分鐘的開頭。
電影可以打8分,拍得還算不錯,腦子里還留著一點《泰囧》的印象所以還是會被比較。到底分高一點還是低一點就看個人了。
立意嘛,因為帶了點回憶,帶了點舊情調,加上趙薇,開頭的幾分鐘我分分鐘把這個看成了致青春那一類的青春片。不過看到后面,那個“愛心綁架”、“我累成狗還要給你們點贊”出現(xiàn)的時候,心里還一點小驚訝,徐崢這回拍的帶點想法呀。(并不是很高深的意思,只是覺得喜劇博人一樂,如果要放點精神領袖在里面其實挺難的)。所以,立意有9分。
演員。呵呵,不得不說的點。所有的苗頭都是,包包演得怎么這么討厭,之類之類的。可是,我個人不知道為什么在看過跑男最后一期包包寫給鄧超的信里說,再沒有聯(lián)系怕打擾你的生活,你的那個紅包是我兩個月的薪水,我真的覺得,包貝爾這個人不差,是個能打動我的人。所以
港囧:棄坑!因為期望,所以去感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