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為了電影寫點什么,2015年開年第一篇給印度電影《來自星星的阿三》,哦不,《外形醉漢PK地球神》。
整個故事以種族沖突作為引子,主體則是由探索地球宗教奧義與挑戰(zhàn)所謂的“神”權(quán)威的構(gòu)成,這樣公然討論敏感話題的文藝作品,在印度乃至整個世界,必然會給整個劇組帶來不小的風(fēng)險,但主創(chuàng)非常聰明地回避和弱化了一些鋒芒,首先,他們將愛情穿貫穿始終,讓種族解決不了的問題最后都交給真愛解決了,再一個,他們對于宗教劃分以及畸形“神權(quán)”的控訴,都通過外星人之口表達(dá),這種夸張而荒誕的處理,讓很多不能說不該說的東西,都能順理成章地表達(dá)了——畢竟他是外星人,他對于地球上的事情的評論,只能是評論罷了。
于是,整個電影穿上了一件帶有童話色彩的喜劇外衣,在穿插歌舞、鄉(xiāng)村和城市風(fēng)光,以及通過在電影中安排電視傳播等形式展示國家現(xiàn)代化等等精心設(shè)置的橋段后,152分鐘也絲毫不顯得冗長,更在全方位展示印度的過程中,淡化了那些尖銳的沖突,也為整個故事增添了更多趣味性。
我們通過外星人的探索
如果有人說只看過一部印度電影的話,那他的答案很可能是《三傻大鬧寶萊塢》。而看過《三傻》的人很難不給它好評,在知道同一導(dǎo)演同一主演又合作了這部《我的個神啊》以后很難不來觀看。
就影片的搞笑程度來說,這一部不如《三傻》,中間有很長一段GET不到笑點,只能看著阿米爾汗傻萌的樣子等劇情的進一步發(fā)展。就影片的立意來說,《三傻》抨擊的是印度教育制度的弊端,顯然這一部更加富有野心,把矛頭對準(zhǔn)了宗教信仰、種族矛盾、民族矛盾等更為敏感、涉及面更廣、打擊面更大的問題。能夠觸碰到何種深度,我并沒有抱太大期待,不過,影片的結(jié)尾還是很好地完成了任務(wù)。
最近看過的最有意思的一個片之一;當(dāng)然因為這是印地語電影所以必須配音,配音給我的感覺有點像央視6套放的那種80年代的電影。
本片主要還是著力在宗教的問題上面開火,其他只不過是引入話題的陪襯而已,但是展現(xiàn)的形式特別有意思。
特別是描繪PK對神的苦苦追尋的歷程非常感人。印度片逼格不錯,明顯高于泰國片。
甚至美國肯定恐怕都不敢拍這種片,而只能拍拍什么超級英雄挫敗政府陰謀拯救世界的俗套,因為像這樣直接對人人都不敢觸碰的整個社會的痼疾開火,實在是太尖銳了,必然會嚴(yán)重的觸犯政治正確,肯定不可能公映的;從這點來看印度反倒是更開放多元包容的社會呢,所謂真正的民主國家。新德里也是個挺現(xiàn)代化的發(fā)達(dá)城市,感覺美國人看我們的北京上海頗有點我們看新德里的味道。很喜歡印度文化!干了這杯恒河水,來生還做印度人!
不過這也是印度片,也只能黑黑穆斯林,肯定不能太過于黑印度教徒的,不然肯定完蛋。
如果想要更好地欣賞地球全貌,那么最好的視角是站在萬米高空鳥瞰,或者在月球遙望。同樣,如果想要更好地認(rèn)識智人這種生物,最好的方法是通過一雙充滿好奇的外星人的眼睛。
《我的個神啊》是一部典型的鬧哄哄的、甚至有點浮夸的三幕式寶萊塢喜劇。但透過主角沙米爾汗瞪得圓滾滾的大眼睛,這部喜劇卻試圖探討歷來被視為銀幕禁忌的宗教問題。在影片中,這個被人稱為醉鬼p.k.的外星人通過現(xiàn)代化的大眾傳媒,問了人類一個1517年馬丁路德問過羅馬教廷的問題:如果我們可以直接和神靈溝通,為什么要通過一些人間的中介呢?這個曾經(jīng)掀起西歐宗教改革的問題同樣在印度這個宗教盛行的國家引發(fā)爭議。爭議就是票房,這部影片在爭議聲中坐上了印度影史第一票房的寶座。
從敘事結(jié)構(gòu)與視聽風(fēng)格上看,《我的個神啊》相對傳統(tǒng)印度片并無太大突破。這種三幕高潮式的故事結(jié)構(gòu)是符合人們欣賞天性的古老范式,再經(jīng)過兩段浪漫愛情的包裝,配合飽滿的色彩、到位地有些過頭的配樂以及王寶強為全片強加的一層笑點,足以達(dá)到理想的娛樂效果
我的個神?。合矂≈袔в猩疃鹊碾娪?br>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