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的一部電影,挺驚喜的一部。當我看到娜塔麗養(yǎng)孩子的那幾幕情節(jié)時,不時偶爾瞥了幾眼懷中熟睡的孩子,會心的一笑,看來我是選擇了懷孕中的娜塔麗那一個選項。正如娜塔麗母親在劇中所說,不管你喜不喜歡,想不想,你已經(jīng)不是之前的你了,有了孩子后,你就再也回不了原來的樣子。的確如此,有了孩子后我的生活發(fā)生了180度翻天覆地的變化,看著朋友圈單身漂亮的美女同學到處旅游玩耍的美麗照片,很難不心生羨慕。但自己已經(jīng)選擇成為了一名母親,自然需要拋棄舍棄一些東西,很多美好換來孩子笑的咯咯笑
愛情家庭職場命運片。一個女孩通過測試自己是否懷孕開始人生分叉了,一個是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一個是慶幸地發(fā)現(xiàn)自己沒懷孕,不同的遭遇,引發(fā)了不同的境遇,也是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不一樣,見到的人不一樣,情感也是不一樣的,但是電影很巧妙地將分叉人生混在一起進行闡述發(fā)展,有時傻傻分不清,只有通過她有沒有孩子這個點來判斷,以為導演會在最后讓一切殊途同歸,說明在生命的十字路口,不管你如何選擇,都會因為你的性格,你的個性,讓一切向著同樣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導演卻并沒有這樣,兩段人生都找到了真愛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結婚要趁早,生娃要趁早。
電影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議論文手法告訴我們:20出頭結婚生孩子,身體好,精力旺盛,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孩子就帶大了,同時照顧孩子同時不經(jīng)意間,事業(yè)上獲得成功,工作生活兩不誤。
電影一步步條理清楚地告訴我們,雖然最終女主都獲得了事業(yè)上的成功,都遇見了愛人。但是。。。
所不同的是:20歲就結婚生孩子的話,30多的時候婚姻也有了,孩子也大了,親戚朋友投來羨慕的目光,妥妥的人生贏家;而選擇20多不生孩子,等30多事業(yè)有成后再考慮的話
#蕓霏的電影觀感
如果當初……的話,那人生會不會過得更好?
你是不是偶爾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這部電影《雙軌人生》,講述的就是女主娜塔莉在即將畢業(yè)時,在人生的分岔路口,因不同的境遇和選擇,走上了如平行世界般迥異的人生道路。
一個是因意外懷孕,而選擇放棄理想,成為了年輕的單親媽媽;一個是沒有懷孕,如原計劃踏上洛杉磯的尋夢之旅。
本以為,年紀輕輕就當了媽媽,多了許多糟心事,放棄了自己的夢想,那樣的人生是不是太可惜了?
沒錯,最初的她是有諸多無奈和傷感的時候
不管是planA還是planB,人生終歸走向更遠的未來。即將大學畢業(yè)的娜塔莉得知自己可能懷孕的消息,她的人生道路也在這一刻發(fā)生了變化,A面是懷孕后決定留在老家生下孩子,B面則是與好朋友一起前往加州完成動畫師夢想。到底怎樣的選擇才是對的?會因為選擇A而遺憾B嗎?怎樣的人生才算是好呢?主題并不新鮮,跟楊丞琳演的臺劇 《茶靡》有些相似,但都在向女孩們傳遞—一關于人生的選擇有很多種,沒有真正的對錯。我的感受是,無論選擇如何,女性一定要有除了家庭,親密關系以外能獲得滿足感的“事業(yè)”
《雙軌人生》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