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謝母親,分娩時的痛苦是人所共知的。紀錄片中提到的母乳抵抗嬰兒外界細菌的作用,估計少有人知。
2.我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面對著許多危險,所以我們可以存活下來,實屬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3.我們最先認知這個世界靠的是嗅覺,而我們最先熟悉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
4.秘密:人可以保持身體平衡,站立并行走,原來跟耳朵里的3根小管有關。
5.我們需要十年的成長時間,用來學習各種技能。這十年,我們都學到了什么?有必要梳理一下這些東西,足夠用了。
6.又長見識了,宿醉是因為喝酒過程中造成不渴的假象,而大腦水分流失的緣故;佛羅蒙除了吸引異性的作用,還載有抵抗疾病能力的信息;人體內最大的細胞是卵細胞,而最小的則是精子;皮膚的衰老及皺紋的產生,紫外線是重要的原因;壓力是導致高血壓的內在原因,而且兩者相互擠壓。
7.我們曾是母親的寄生蟲,寄生在母親的身體里。
8.人類不要苛求破解死亡的秘密,能破解衰老就是非常非常偉大的發(fā)現了。我猜測減少自由基的生成,可能會減緩衰老。
記錄一下幾個觸動我的片段:
在子宮里的我們猶如生長在母親體內的巨型寄生蟲,為了給我們騰出生長空間,母親的一些器官受到了某種程度的擠壓并且還得為兩個人工作。
出生前我們的肺泡里都是羊水,出生后為了避免嗆死,腎上腺素大量釋放,刺激我們人生的第一次呼吸。沒有完整視力的嬰兒靠氣味識別母親。剛出生,我們的聽力處于一生中最佳時期,此后一生中耳蝸里的聽毛不斷受損。學習、經歷不斷塑造著我們的大腦突觸。
關于愛情的視覺、嗅覺、催產素。鼻子里嗅覺神經能探測我們聞不到的信息素
哈哈哈,我又來啦,最近看了一部十分有趣的紀錄片《人體內旅行》,說實在的活了這么多年了我也沒有了解過這一具一直陪伴著我的臭皮囊。其實這也不能怪我,一個是咱們國家的義務教育似乎對這個方面的科普似乎并不感興趣,也許只是我所在的學校對這個不感興趣被把,只是在發(fā)的一大堆不上課的課外書里面偷偷夾上一本關于“身體”方面的書,然而每次匆匆翻開后都不禁大失所望,就和傳奇科普節(jié)目《走進科學》令人無語;還有一個是父母似乎也對這個漠不關心,甚至大部分時候對此還會此遮遮捂捂,個人覺得
“人體內旅行”英音版在哪裡能下載到?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