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同步收看了第二期節(jié)目。我一直覺得當你真心想要去做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聯(lián)合起來幫助你。也許是天意,首播那天是立夏,而今天,恰好是5.12十周年,節(jié)目主題詞剛好是“想念”這一季,朗讀者的朗讀方式不一樣了,舞美也更好看了,360投影讓人覺得身臨其境。而文本的選擇和范圍也更廣。袁泉的《牡丹亭—驚夢》是戲曲,但是讀來也是另一番韻味。這才第二期,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后面,期待董老師送給我們的更多的驚喜?董老師,辛苦了
如果這份生生不息,伴隨著閱讀,那么這份生生不息,就會變得偉大,便了深刻,變得歡愉。
如果不在南極建成科考站,我決不再參加這樣的會議!郭琨站長!
再看到余光中先生。最近在讀先生的《余光中都是你》
崔之久先生?!爸猛瑢W(xué),將去貢嘎山,贈此書,以壯此行”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我最喜歡這一段“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寂靜的春天》再次感慨萬千,我們真的應(yīng)該去保護我們的地球,不應(yīng)該為了利益
說到朗讀,你會想到些什么?是校園里的朗朗讀書聲?還是舞臺上富有激情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排練的朗讀節(jié)目?亦或是其他的任何場景下人們發(fā)自肺腑的朗讀?
我會想到朗讀者。
細細想來,朗讀本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它屬于每個人,我們每個人也曾是某種意義上的朗讀者。
語文課堂上跟著老師齊聲讀書,是朗讀;想要背誦課文就得讀上十遍二十遍甚至更多,是朗讀;學(xué)著用古人的方式吟誦古詩詞,也是朗讀。
但拋開這些,你真的朗讀過嗎?不為別的,只為讀到那段文字時內(nèi)心的觸動。你有沒有真的通過朗讀,愛上閱讀?
最近好像長大了些,不太喜歡看綜藝和電視劇,電影有時候也覺得過于冗長,開始興致勃勃,手邊有事耽誤幾分鐘再返回又覺得興趣缺缺,反而是這些像紀錄片一樣的綜藝格外的吸引人?!独首x者》、《人間世》……我好像開始喜歡那些能讓我流淚和思考的節(jié)目,在哭過之后的暢快和悵然若失里找到活著的痕跡,好像這里面才能看到鮮活的人性,在灰暗的迷霧里閃著不會褪卻的微光。好像生命本身沒有意義,但追尋的人類一代又一代,賦予了它真實的含義。我們像在漫天的雪地里穿行,沿著前人的腳印,感受文化帶來的風(fēng)霜雨雪
2018年,朗讀者 第二季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3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