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過數(shù)部搖滾音樂紀(jì)錄片的Martin Scorsese顯然也是很熱愛爵士樂的,所以他的電影主角也并不只是暴戾焦躁的黑幫分子。1974年這部日常小人物題材的《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表演和臺詞都堪稱同類影片中的范本。觀賞電影中70年代的美國生活總能令我愉悅,不論是斑斕的汽車旅館的墻壁,或是女主角艷麗的衣裙,在屏幕上無一不演化為帶有懷舊質(zhì)感的大塊色彩。
女主角也是典型的70年代美國電影中的金發(fā)女郎,雖然這位為生活而奔波的寡婦不年輕也不優(yōu)雅。我最喜歡的是Alice帶著兒子Tommy駕車前往童年住處Monterey時,這對都愛說不雅詞匯的母子的幾段對話,妙趣橫生且能做到?jīng)]用過一次重復(fù)的臟字眼。
Son:Mom life is short.
Mom: So are you!
Son: Mom I'm bored...
Mon: So am I!...
如此簡短而生趣的對話在電影中比比皆是,全賴Alice的小兒子這個被刻畫得極其生動的角色。
漫長的公路旅程中,吵吵鬧鬧的Tommy終于累得停止了喋喋不休。柔和的陽光打在車窗上迷蒙一片,這樣公路片式的場景在Martin Scorsese電影中難得一見。此時響起的背景音樂
Alice讓我想起了母親的好朋友。那個阿姨從小生在富裕家庭,二十多歲結(jié)婚,在家當(dāng)家庭主婦,老公后來當(dāng)官,步步升遷。她知道老公在外面到處沾花惹草,但家庭還維系著。直到四十多歲的時候,老公忽然提出離婚,小學(xué)三年級的兒子扔給她,獨自逍遙去了。
阿姨從來沒有工作過,她高中畢業(yè),一直懵懵懂懂待在家里相夫教子,忽然之間,一切崩塌。
她到處找工作,做過幼兒園阿姨,美國人家的保姆,宿管,艱難地撫養(yǎng)兒子,直到現(xiàn)在。
她老年時竟然開始漂泊,離開住了一生的城市,跟著兒子到武漢,又去廣州,在哪里遇到個七十多歲的老人,算找到一個搭伙過日子的人。
前夫得了絕癥,重病纏身時竟然想起她的好,追悔莫及地要復(fù)合,還想看看兒子。
報應(yīng)不爽。
在變故發(fā)生前,她永遠不知道生活會這么艱難,她會度過這一切。
Alice就是無數(shù)普通女人啊,當(dāng)一無所有的她成為孩子唯一的依靠,她會成為世界上最堅強的人。
年輕的時候,總以為一生不會發(fā)生什么大事,聽著別人的故事,感嘆自己永遠做不到那一步。當(dāng)回過頭時,才有些后怕,又會有些疑惑,那么多艱難地歲月怎么熬過去的?
沒感覺這是一部喜劇。關(guān)于片名,感覺像是句反話,Alice其實一直都在這里,她一直在同一個地方犯同樣的錯誤,沒離開過。
影片一開始就是愛麗斯的小時候,場景色調(diào)極為夸張,很明顯是不真實的,我覺得這是導(dǎo)演的一種暗示,暗示這就是愛麗斯腦中的小時候,那時候她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想象著自己會實現(xiàn)自己唱歌的夢想。她就那樣唱著,結(jié)果唱著唱著就唱到27年以后縫紉機前的自己了。她已經(jīng)成為了別人的妻子,關(guān)于唱歌,27年后仍然只是一個夢想。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后來David 問她,你為什么離開Monterey,Alice 說:well, I got married, Donald wanted to live in his own hometown, I want to go on singing, but he said: No wife of mine is going to sing in a saloon. 結(jié)果Alice 就這樣輕易放棄了自己的夢想,還說:“yes, master……” 這算什么?!因為男人的一句話就能輕易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只能說明她愛男人多過愛自己的夢想。
后來她的丈夫在13分鐘意外死去,他們因此而離開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再見愛麗絲,一首溫暖的悲歌。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