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一個電視劇,劇中的主要情節(jié)都是在日本拍攝的。在印象中,只記得日本到處都是爛漫的櫻花。而道路兩邊都是高大的樹木,到了秋天或者冬天的時候,樹葉就會落在地上,紅色的鋪的滿滿的。這時一般都會有一對情侶,漫步在其中,說著吳儂軟語一樣的日本話。
在我的印象中,日本的雨是淅淅瀝瀝的,雨點很小,雨點很稀,打在臉上有種微冷的寒意。電影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青年穿著針織毛衣,戴著圍巾,在這種細(xì)雨中漫步。
再后來看到《雛菊》一樣的電影,這種浪漫的情懷就不斷加深,直到這次看了《藝妓回憶錄》。
《藝妓回憶錄》不是很日本式的電影,從聽到千葉說第一句英語開始。后來,我又看了一下電影的導(dǎo)演,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美國人拍的日本片,如同《最后的武士》一樣。首先就會感到那種日本文化可能會不太純粹,電影也確實有這方面的問題。電影開始千葉被父母賣點的環(huán)境就很詭異,拉著千葉和姐姐的那個車,就很有封建時代的蘇格拉風(fēng)格?;疖囌镜膱鼍熬褪堑湫偷挠黠L(fēng)。
電影還是將日本文化與日本命運感的生存哲學(xué)結(jié)合了起來,總體感覺還是滿意的。
作為一部獨立的電影,它可以拿五星:恢弘的場景,纏綿的故事,大牌加盟,加上獨特的東方元素。但是作為小說改編,它就只能得一星:場景。
為了抓住全球觀眾的眼球而把一個穿插著人生的愛情故事變成了一部簡單的長篇愛情電影。為了照顧人倫而將主角的年齡集體提了一輪,女孩子的戰(zhàn)爭變成了女人的斗爭。
眼睛的部分是故事的核心,千代的所有故事都是因為這雙眼睛,可是電影只用美瞳就打發(fā)了很讓人失望。也許仍然是為了照顧全球觀眾而沒有使用過多的亞洲國家的隱喻,甚至連千代展示眼神的小故事也沒有給眼睛足夠的特寫。
原著中,初桃應(yīng)該是妖艷又美麗的劇毒少女,而不是風(fēng)騷棄婦;真美羽應(yīng)該是精明又縝密的姐姐,而不是慈祥的人妻。而小南瓜更是為了劇情需要變成了徹底的妓女。千代不應(yīng)該是這樣的,章子怡的美太突然,千代的美是隱秘而徐徐綻開的。而主席也只是個普通的日本男人,他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這個故事的起源,而不是它本身的魅力,電影也因此變成了一個濃郁的愛情故事,失去了原著中藝妓與老爺獨特的依戀距離。
另外,章子怡拍的最好的部分還是床戲。
藝伎回憶錄:2005推薦,有點亂······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