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喜劇人整個看下來,吐下槽。相比于第一季還是比較喜歡吳秀波的輕松的主持。郭德綱的主持也不錯但木有脫離相聲演員的語言風(fēng)格。前幾期幾組喜劇人作品都比較有誠意,但隨著比賽的深入,遼藝凸顯出劇本創(chuàng)作能力的短板,而小沈陽幾個作品的重復(fù)也顯示出他的江郎才盡。反觀大潘和佳佳卻極具黑馬姿態(tài)幾個作品搞笑而有深度,有思考。開心麻花的王寧和艾倫并沒有太出彩,但皇家賭場和大圣歸來讓我驚艷了。沖大圣歸來在我心中就是冠軍。小岳開始不錯,但在后幾場持續(xù)的吃老本,并在決賽把相聲演成鬧劇,我是真心覺得他不值這個冠軍
總決賽依然失望。上一季最終宋小寶搞成了大雜燴,這一季依然。本山徒弟一幫人多勢眾,在圈里人脈廣,各種人助演,效果卻并不好。開心麻花新式喜劇亮在舞美設(shè)計,像他們說的想要笑點內(nèi)涵就少了,深意到了,效果不好。大潘佳佳各種節(jié)目摸爬滾打,一幫兄弟在幫,卻不及德云社、東北、開心麻花有那么多的優(yōu)勢條件,包袱都成套路,缺乏新意。小岳岳最佳演出當(dāng)是泰坦尼克,半決賽總決賽的這種一鍋亂燉,各種擺人的方式更像是給德云社的演員們加知名度,效果不好。但是,岳岳的舞臺節(jié)奏真的太棒了。潘長江的總決賽表演稱得上本期最佳。立意有、沖突有,贊。
這周末是歡樂喜劇人總決賽,喜歡看喜劇、相聲的我自然是不能錯過這次喜劇盛宴。晚上十一點看完決賽轉(zhuǎn)播,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就決定寫寫我看到的,想到的。
喜劇,要喜,也要稱得上劇
不是給東方衛(wèi)視打廣告,第二季的歡樂喜劇人真的是讓中國的喜劇上了一個臺階,來到了一個新的維度,相應(yīng)的,觀眾的鑒賞能力也上升了不止一點。
在這個舞臺之前,中國的喜劇界一直存在兩種聲音,一波人覺得喜劇喜劇,就應(yīng)該喜,應(yīng)該讓大伙看著高興,郭德綱老師就常說:您來我這兒聽相聲,哈哈一樂,一出汗,什么不開心的事都過去了,教育人的事不歸我們管。
另一波人覺得這樣的喜劇太粗俗,沒有意義,只是單純的搞笑。喜劇應(yīng)該有教育觀眾的作用。在我家就是這樣,我爸覺得我看的喜劇太低俗,像二傻子似的,我卻總是看的不亦樂乎。
再看看這一季歡樂喜劇人,尤其是最后這一期總決賽,更尤其是開心麻花的作品,真的是實現(xiàn)了喜和劇的雙豐收。精致炫目的舞臺效果,能讓人笑出聲來的包袱,主題上的升華,堪稱完美。我個人覺得第一季沈騰奪冠的那個作品都比不上這個。
2016年唯一看完的一檔綜藝節(jié)目,昨天晚上看過了最后的《歡樂喜劇人盛典》,最終的bgm《平凡之路》響起,莫名的一陣激動傷感,甚至不自覺地眼睛發(fā)酸——這個節(jié)目結(jié)束了,他們的舞臺謝幕了。曾經(jīng)的笑聲還在腦海里回蕩,一個個戲劇人的面容一一浮現(xiàn),王寧艾倫,大潘佳佳,小岳岳,宋小寶楊樹林,潘長江……..
楊樹林,金牌助演,在臺上站夠了二十四期,大佬,劫匪,才子,警察……所有的角色他都嘗試,充滿辨識度的音色,作為標(biāo)志的團長槍,希望第三季還能再見到他。
宋小寶,站在舞臺上就能讓人發(fā)笑的演員。不管是演繹膽小怕事的武大郎,還是怪誕可笑的美人魚,永遠能豁的出去,完全不在意個人形象(雖然好像也確實沒什么形象),不管是在舞臺上還是在后臺采訪中我都能感覺到這是一個矜矜業(yè)業(yè)老老實實的農(nóng)民形象。
文松,第二季出場少了,可是他塑造的形象還留在觀眾心中。娘炮,耍賤,一個充滿個人特色的演員,也是犧牲了個人形象,成全了自己的舞臺形象。
王寧艾倫,其實是喜劇人舞臺上的顏值擔(dān)當(dāng),不掉節(jié)操,不毀形象,完全的表演。開心麻花的制勝法寶是創(chuàng)意
喜劇之王為何哭了?
[img=1:C][/img]
[img=2:C][/img]
[img=3:C][/img]
[img=4:C][/img]
[img=5:C][/img]
[img=6:C][/img]
[img=7:C][/img]
[img=8:C][/img]
[img=9:C][/img]
[img=10:C][/img]
[img=11:C][/img]
[img=12:C][/img]
[img=13:C][/img]
[img=14:C][/img]
[img=15:C][/img]
【歡樂喜劇人 第二季】2016佳片有約,讓人發(fā)笑?啊,多么難!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