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是去看嘉賓的,我主要是為了去看主持人,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天天向上,就會覺得,哇,世界真美好。
主持人真的非常有才華,非常的努力,卻還要被那么多人詬病,說他們不好的人,他們的努力你看到了嗎?將心比心,如果是你,你站在臺上,你的表現(xiàn)你給自己打多少分呢?永遠支持天天兄弟,保持積極正能量,你們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奮斗的方向?。?!
此刻,我相信汪涵心很累。雖然不久前他自己也因為代言金融產(chǎn)品的問題飽受詬病,但至少還沒有上升到法律規(guī)束和全民道德指責的層面,但對他來說,最可怕的不是自己要如何自律這件事,而是那些密切捆綁關系到自身的“別人”的行為根本不受控制。
先不說早期的天天兄弟如何陸續(xù)離開,田源如何飛躍半個地球跪在汪涵面前哭求原諒但最終仍被掃地出門,歐弟其實業(yè)務能力很OK,但涉及到臺灣籍主持人持證問題也不得不離開,俞灝明火海遭難,大好前途就此葬送(當然,現(xiàn)在轉型演員還算成功)
最新一期的《天天向上》又有“王一博居然說話了”的梗。感覺最近王一博人氣肉眼可觀地上漲以后,他在節(jié)目里講話的次數(shù)都變多了。這次王一博的梗還挺有趣的,女設計師介紹自己的“斷舍離”家居理念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順著她的這個理念往下聊,而且都覺得“斷舍離”這種生活方式很值得學習——確實,就相關文章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fā)就能看得出來,現(xiàn)在很多人都被大爆炸的生活節(jié)奏困擾,科學地做減法是人們比較關注的。但是王一博作為一個年輕人,看問題的角度就與別人不一樣,他關注的是,把家里的東西減掉以后
很喜歡這一期節(jié)目,這一期請來的不僅是經(jīng)典作品的演員,更是兒時的記憶。看著昔日銀屏上的紅顏,一個個都已鬢染銀灰,那是歲月留下的痕跡。
只是這一期節(jié)目唯一可惜的就是沒能見到師徒四人的齊聚,桃園三結義的同臺……
至于寶黛釵的相會,今生已是不可能,就如書中結局一般,黛玉已魂歸天際。
最后說一句,雖然我很喜歡汪蘇瀧的歌,但是他真的不適合唱《枉凝眉》。
自《天天向上》徹底改版和調(diào)檔之后,收視率就一直在起伏當中。
“南薛北張”的北京爺們兒大張偉的加入并沒有為節(jié)目帶來多大的起色,
反而招來一水的差評,都在吐槽大張偉雖然搞笑不錯但是嘴太碎,神煩,
王一博連個“花瓶”都算不上,跟小五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就連一直引以為傲的禮儀文化脫口秀的宗旨也在沈欣成為制片人后變的滿目瘡痍。
每期的尷尬不斷,笑點尷尬、嘉賓尷尬、主持人尷尬,
“主心骨”汪涵自有了《火星情報局》似乎對《天天向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由于節(jié)目本身處于周五黃金檔,是所有綜藝節(jié)目的必爭之地,
而芒果臺如《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屬于季播性質的綜藝節(jié)目又是市場的“香餑餑”,
因此,《天天向上》出于大局考慮經(jīng)常要出讓自己的位置,
由此便是收視率和話題性的一再下跌。
自2008年開播以來,已經(jīng)有接近10年的時間,
算是老牌的骨灰級綜藝節(jié)目,
而如今卻物是人非,早已不復當年之勇。
究其原因,就是內(nèi)憂加外患,
趕上了“爺爺不親,姥姥不愛”。
在2010以前,…
確實,作為一個不愛看綜藝的老年人,我之前沒看過天天向上,也有可能刷到過沒注意是啥,倒是刷到過快樂大本營有印象。后來因為考古去看了,發(fā)現(xiàn)節(jié)目還挺不錯,有點文化和內(nèi)容,只是不太穩(wěn)定。今年有幾期有點亂的感覺,但最近的每期又都好看起來,有主題有內(nèi)容,看完不僅開心還有回味,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另外節(jié)目最大的困難就是播出時間,這個時間真不友好,堅持當天看完的人都是真愛。
《天天向上》2020年第十一期十二期分享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4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