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看懂!感覺導演留給咋們思考的東西太多了!既然咋們中國人很少接觸種族歧視之類的bullshit。我想,如果我去設身處地替男豬想想,得到的只能是一個,他很傷心。
那么又能怎么樣?
試問,導演這么安排結局,肯定會有第二部吧!
Edward Norton又一力作,既然我最近下了個決心就是把他的所有力作非力作都拜閱了。那么繼Fight club, illusionist的回顧之后,這部98年的種族主義優(yōu)秀教育片自然榜上有名。
諾頓同學每部片里的造型都非常迥異,可塑性極強,時而是單純靦腆帶點口吃的19歲小青年,時而是肌肉飽綻的有著觸目紋身的光頭大哥,時而又是神秘氣質的魔術師,然而換上西裝領帶那瘦削的下巴以及鼻梁的輪廓,讓醫(yī)生or神經(jīng)質小白領也十分可信。
擦干口水回頭再花癡
AHX用深刻的死生問題刻畫了美國電影史上經(jīng)久不衰的種族主義
本片反映思想我無意多做評價,只是小小的思考了兩個由此衍生出的困惑:
1. 所謂的種族主義信仰
其實關鍵點不在種族主義,抱歉我對于這個點實在是沒有任何興趣
信仰是沒有高低對錯的,源于信仰的力量太大,尤其于絕望之人。如不信,請領教溺水瀕死之人抓握救命稻草的指力。
在如此強大的力量跟前,對錯問題顯得很蒼白。
但對錯問題和生死問題掛鉤,就不一樣了
信仰制造生死,生死制造仇恨,而仇恨又制造了多少個世紀的慘烈流血與沖突,死循環(huán)
那是什么制造了信仰呢?
在新民粹主義甚囂塵上的今天,回看這部20年前的老電影頗有一番諷刺和心酸滋味。中國也有句老話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同種族間的歧視、敵視甚至屠殺,古今中外概莫能免。時至今日,白人與黑人之間的敵意仍不時爆發(fā)為血案,中東難民與歐洲土著間越發(fā)水火不容,至于宗教、文化、國家之間的沖突或戰(zhàn)爭,則更是神仙打架,不可開交。生在世間的普通人,選擇自保的,便去隨波逐流;選擇憤怒的,便去勇立潮頭;選擇客觀的,常被視為逆鱗;選擇良知的,大多難有善終。
老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998年的美國電影,還有真實的部分,比方說幫派盛行。話說現(xiàn)在的我啊,看美國都一律往黑了看,正面的東西就認定是做戲,負面的東西就認定是來源于生活,咳,都是被美分黨逼的。
故事內(nèi)容很好,走歪道的孩子回來了,符合美國大片的正面教育形象,也可以適用于全球,尤其是浪子回頭后就死掉了,更是經(jīng)典的橋段,絕對能讓人記住。
德瑞是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一出場就可以明顯看出平時就是大哥地位的氣勢,丹尼就完全不一樣,看著就是小朋友。這兩個演員演的太好了!德瑞是非常具備大哥哥氣場的人,從三年前走路橫晃的力量型哥哥,到三年后沉穩(wěn)成熟的穩(wěn)重型哥哥,都可以稱得上是惟妙惟肖!這個演員真會演戲啊!表演三年前的片段,那眼神,那表情,那動作,都帶著老流氓桀驁不馴的感覺,尤其是踹碎黑人頭顱之后那段很長的鏡頭,那表情哦,一臉的玩世不恭,蠻不在乎地痞子氣都能讓你不由自主地遠離屏幕,而三年后的一舉一動都透著成熟穩(wěn)重??!看著就像良民,就是一副在街上遇見他你不會想要繞道走的樣子。踹碎黑人頭顱之前丹尼就猜到了哥哥要做什么,可是沒法阻止
“美國X檔案”口碑經(jīng)典!什么是正確的問題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