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源平兩家的公子。賽馬很精彩,雖然宏爺?shù)男Σ桓夜ЬS;
第五回:討伐海賊。
第十回:義清棄世。佐藤義清的追求是活得美,其實早在之前三人便都已將各自的心跡表明,如此看來,義清是三人中最成功的一個。里面的扮相,所唱的和詩確實很美。出世的那個傍晚,櫻花樹下,花瓣片片飄落,純潔無暇、可愛的小女孩和美麗、溫順的妻子一同捧起雙手接住隨風而落的櫻花,大部分櫻花都從指縫間飄落,難得盛住兩片,欣喜地小心翼翼地雙手合著,拿給父親看。安詳、平靜的場景瞬間打破。丈夫手掌中的花瓣又隨風吹起,只聽得一聲“真的很美啊”的感嘆,便將小女兒狠狠得踹到廊下。明明丈夫回來前才與女兒在白蘿卜上畫過父親,多么和樂的家庭生活······作為難得的好友平清盛自然是唯一見證義清出家的人,后來許多大事件義清也出現(xiàn),給清盛助陣,友情維持了一生。
因為覺得活得不美吧,從前覺得甚為美麗的小女兒、自己的家庭竟是這樣的丑陋,時至今日才發(fā)覺自己也是這般污穢。后來再看,才覺得這一腳乍看下殘忍,不合乎情理,實則是精心安排。
由于對于松山健一的極度不喜歡,所以作為大河劇愛好者的我很少有的在去年就打算,對《平清盛》一集都不看。
直到最近,發(fā)現(xiàn)《平清盛》創(chuàng)下了大河劇歷年來新低的收視,只有個位數(shù)的大河劇真的是空前絕后了吧,于是想來看看大河劇到底墮落到了什么地步才被這么對待。
目前只看了第一集,雖然在敘事和主線上還沒什么發(fā)言權(quán),但是對于選角,還是有一定吐槽的基礎(chǔ)了。
源平之爭,在大河劇的歷史上大概是除開戰(zhàn)國和幕末的一大熱點了,不過上一部以這個時代為主線的大河劇,都要追溯到2004年的《義經(jīng)》了。
其實時隔接近八年,對比感還是很強烈。
作為一個一集不落看完了《義經(jīng)》且對于其敘事和瀧澤的演技略有微詞的我,看了平清盛的開頭卻真的想說,我當年何必對《義經(jīng)》那么苛刻。
起碼,平清盛,源賴朝,北條政子,都各有各的氣場。
而對比這一版,松山健一,岡田將生,杏……每一個都沒有那種威懾力好嗎?
我能說開場的壇之浦消息傳來的賴朝和政子氣場弱爆了嗎?
而且,把旁白交給岡田將生,這娃念不出歷史的厚重和蒼涼啊……
其實,大河劇在漫長的歷史上
平清盛在日本史上的名氣似乎不佳,《平家物語》把他比喻成中國董卓之類的人物,把這樣的人物搬上大河劇并且作為正面形象,在中國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那么,平清盛在日本史上到底做了什么,而能成為武家之祖,又是因為什么最終失敗,而讓家族迅速消亡?
要說平清盛,必須從他的源平兩家的起源說起。源平兩家都是天皇后裔,都是被天皇降為臣籍。不過這里的源家指的是清河源氏,平家指的是桓武平氏: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源氏和平氏,由于跟主題關(guān)系不大,在此不表。
一般認為,平安朝中期的平將門之亂是武士開始崛起的標志。在此很長的一段時間,武士在平安朝日本的地位一直是被視為朝廷的鷹犬的存在。當時的日本除了京都外,大都是不毛之地的存在。破產(chǎn)的農(nóng)民紛紛逃到九州四國和關(guān)東東北。這些農(nóng)民往往與當?shù)赝林用裨谶M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在關(guān)東,在土著消亡后,誕生了一批新興的地主階層。這些領(lǐng)主非常迫切的希望自己的領(lǐng)土得到保障,各領(lǐng)主間因為土地時常爆發(fā)爭戰(zhàn)。而當時日本的土地制度卻是莊園制
真正的混亂、痛苦、悲憤難到不是自家人造成的嗎?《平清盛》之22看的悲憤交加!
一直以來說平清盛天生就是禍端,但是,在22集之前他都是努力的活著,努力的活成平家長子,努力地做一個合格的武士,努力地讓媽媽認可兄弟認同,努力地愛妻子兒子,直到父親去世,法皇去世,國家分崩離析,自家人胡亂做主,兵分兩路,結(jié)果便要他來承擔。不知道日本歷史如何,總之這編劇讓人無法承受。
但愿這痛苦快快過去。
無論是編纂出多么宏大的歷史,多么真實而細膩的人物經(jīng)歷,如果是架空的總會有無角的感覺。其實歷史里那些事聽起來都是最驚人與動人的。這部劇很出名啦,不追劇的人也聽說過這個是收視最低的大河劇。但其實一部劇,不管怎么樣,接觸到一個觸到自己的點的時候,你無論如何都會下定決心看完他,只是這個點來得早或晚。
不能一一贅述,只是從最喜歡的一些片段來記錄這幾周看完這部劇的感慨!
記憶最深刻的5個片段:
第5名:
平忠盛與源為義的對話。
完整看完的第一部大河劇,一邊查資料一邊看完了,日本大河劇這種通過畫圖等方法幫助理解的部分我真是很喜歡,明顯感覺前三十集的老演員們演技更棒,氣場十足,最后十集確實發(fā)展過快,主角的黑化缺少鋪墊,片頭真是用心了,兩版都很美,而且主題明確。
雖然本劇不很完美,但瑕不掩瑜,平清盛從父親手里接過平氏家族,從保元之亂時感覺距離位列公卿僅一步之遙,但實際上還差之甚遠,一步步走來,多少懷揣理想的人紛紛折戟沉沙,肩負著太多東西,以至于急功近利,把自己推向黑暗,最終葬送了自己和平家
平清盛:且玩焉,生于世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