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終于終于看上了!
少年派從印度出發(fā),穿越馬六甲海峽和菲律賓群島,再向太平洋進發(fā),前往加拿大。是一趟全球化的旅程,也是面對全球化議題的一次討論。
從歷史學的角度看,無論印度、東南亞、太平洋或美洲都存在一些中心主義。各自都以不同的文化、宗教、歷史、政治為基礎,建立起各自的文明、種族、國家。他們的不同,在航海時代到來時,顯得尤為明顯。他們在彼此交流中產生著隔閡與沖突。全球化要關注的不只是各個中心間的不同,還要看見他們中展現的相通之處。比如不同文明都有對知識與理性的向往
對於特別珍惜的事物,我會沉澱很久才下筆,希望能更冷靜理性地整理,以避免太多的個人情緒。
這兩年看的一堆舞臺劇,發(fā)現有一個突變,除了多元化媒體的廣泛應用,還出現了更多木偶,取替以往不可能出現的動物、嬰幼兒或者其他生物。說實話看到這個舞臺劇之前,我是覺得基本都是屬於扣分項的。
李安的電影版已經非常出色了,所以我挺好奇Max Webster要怎麼在舞臺上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因為有木偶的出現,起初真的抱著極端保守的心態(tài)看待,後來發(fā)現這是一個基本貼近Yann Martel小說的版本
2023/9/9 懷疑有刪減,因為開頭主持人跟復數狐獴木偶有互動,事后搜索官方的木偶特輯也有狐獴,但演到食人島那段非常不合情理地就快進變口述了,印象中完全沒有狐獴木偶出場或是暗示對應的是蛆。
日本調查員兼任的船工老大超有意思,因為我是廣州場,他說“老虎嚟噶!小心啲!”還有“叫個大只佬過嚟幫手”的時候場內好多觀眾笑出聲,翻譯文本缺失粵語真的很遺憾,真希望大家都能get到粵語臺詞的快樂(除了英語法語好像其他都沒翻譯,在劇情上合理,畢竟印度人聽不懂正常)。
舞臺裝置設計確實妙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可脫卸之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