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歡在過一點點,那就是愛...———真山
最初的最初,是看電影真人版,本身就喜歡日本的青春電影,櫻花飄落在創(chuàng)作的阿久周圍;森田和阿久在校園即興創(chuàng)作;竹本和森田對著大海吶喊“青春萬歲”;真山背著醉酒的山田,“我喜歡你”“嗯”“喜歡你”“嗯”...
再后來是日本的漫畫,很over的表情,很搞笑的臺詞,很青春的氣息,很該去思考的未來。森田,阿久,竹本,真山,山田幾個人共同譜寫的青春故事。漫畫和電影電視劇真的不一樣,人做不到的表情,漫畫里都有,青春的輪子在轉(zhuǎn)呀轉(zhuǎn)呀的~
最后是臺劇蜂蜜幸運草,其實在看完漫畫的第一天打開它,有種還蠻腦殘的feel,有點忍受不了里面小育的造型和講話,但是最近終于還是鼓足勇氣想看看說到底腦殘到什么程度,才發(fā)現(xiàn),和漫畫間隔久了之后,記憶開始模糊之后,似乎也沒有第一次打開那么排斥了。
看了第一集,才發(fā)現(xiàn)里面的何亞弓,漫畫里面叫山田啦~就是張鈞甯,是我挺喜歡的一個臺灣女演員,但是這次她演的可真還不是那種什么氣質(zhì)女作家的感覺了,而是表情什么都很有動漫over的那種,一改往日形象。
總之呢,臺…
端午節(jié)前夕得到這個噩耗 哀嚎出聲。
之前日版電視劇的時候 很多人卯起來狂噴電視劇比電影垃圾 比起漫畫更是云泥之別。
是 漫畫是云 翻拍是泥 注定的道理 蜂蜜四葉草原畫那是什麼呀 那是日本漫畫史上的青春純愛圣經(jīng) 那是羽海野老師十年磨一劍的經(jīng)典作品 感動了中日兩國整整一代人 就算厚著臉皮翻拍 也起碼得忠實於原著的風格精神不是?
日版上檔時 我看完了十一集 認真寫了將近三千五百字的評論 不能說為日版平反 起碼人家有認真在做 清新明快的風格 每季度十一集的緊湊精彩 我喜歡日劇就在這些地方 勵志 向上 不拖沓 不搞兄妹戀白血病 幽默而不是耍白癡 演技真誠而自然。
臺灣偶像劇 這五個字我一想起來就想掩面長嘆 就算是瞿有寧鈕承澤 也沒說敢如此偏離主體精神 這個叫什麼李蕓蟬的導演 女導演 您膽子真是大得離譜了 現(xiàn)在才播了不幾集 就有本事讓人ㄉㄧㄚˇㄍㄨㄥˊ 五體投地囧rz!?。?br>再說演員 鄭元暢 鄭大胖 一直就死在薔薇之戀里葵的名聲里 這么多年了不見一點兒起色 所有角色都是一個演法 一口平鋪直敘臺中腔死不悔改 從來不想著去學學怎么念臺詞 毀了一…
前兩集讓我腦袋發(fā)漲,到第三集第四集,終于,我覺得有屬于H&C的味道了
不管怎樣,超過一半的情節(jié)都忠實于原著,這是我原先怎么都沒有想到的。有些情節(jié),拍得還很有感覺,比如小育看到亞弓美腿的反應!
我很興奮的發(fā)現(xiàn),這部電視劇里鋼琴曲配樂的部分,與動畫里的感覺很像。大多是亞弓有去無回的愛情,真山的不忍又無奈。
大家都不喜歡小育,我也不喜歡。動漫里我就不喜歡她。但是不可否認,臺灣版的小育,很貼合原著!長相,身高,說話方式,眼神,都很適合。
真山,竹本,亞弓,也都很適合,從穿著打扮來說,劇組真的很用心。比如真山大衣的顏色,大衣里的花襯衫。
至于森田,彭于晏放得很開,也許是迫于真人版的局限性,那些動畫班里很帥的鏡頭沒有表現(xiàn)出來,不過,enough。
還有蘇慧倫的理花,感覺太棒了,不失優(yōu)雅的漠然,滿身傷痛,期待更多她的鏡頭。
臺灣版里也有一些自己的發(fā)揮。比如那個小鳥徽章的鳥被賦予了愛情鳥之名,我覺得很不錯,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露骨,破壞了原著的含蓄美。但也許這正彌補了真人演出的限制,更好的解釋了人物關系。
當亞弓…
我也是這兩天才發(fā)現(xiàn)這個噩耗的。
臺灣老是喜歡翻拍些日本原著,真的搞不清楚臺灣人是怎么想的,翻拍就翻拍吧,還把原著搞得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甚至日本原著漫畫都沒有的續(xù)集,臺灣人也要拍出來,當然劇情就完全是惡搞了,稍微覺得有點可悲;但我同時又在想,日本人要是曉得這些的話,應該也有不悅的人吧,就像小日本惡搞了我們的三國,弄個一騎當先出來,把我們的唐老和尚變成了女的,把三國無雙里的張郃變成了人妖,等等等等。小日本要是發(fā)現(xiàn)他們的森田學長變成了彭于晏,也會惡心得吃不下飯吧。所以,我想這部臺劇的制片和導演應該是相當值得敬佩的,因為他們拍這部劇的初衷不是為了賺錢和愉悅中華同胞,而是為了去惡心隔壁的小日本,他們是在為國出氣呀。
最后,說句實話,唯一可以接受的只有鄭元暢版的真山巧和蘇慧倫版的理花,其他的,哎,真難過,特別是彭于晏版的森田忍,讓人惡心得想吐,他哪一根毛長得像藝術天才森田忍了?我不得不向本劇的導演發(fā)問,你干嘛不選NONO哥來演森田忍?I 服了 U。
蜂蜜幸運草:改編太多次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