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整體劇情推進太過拖沓,前半段用過多的篇幅去含蓄的表達感情,多次回憶亡妻遠不如給一個回憶中一家人的背影配上劇中多次說的勸解放下殺戮更有用。日語反復含蓄的表達方式更喪失了人物的立體性,表現出更多的不是英雄遲暮和善惡難辨,更多是人物的懦弱,既然是想回到家人身邊,那更要努力的活下去,怎么可能躺倒在地任由割臉,絲毫看不出所謂的堅強的內心,也展示不出人物的改變,軟弱的喊出救命更是沒辦法體現出對所謂武士道的諷刺,還不如體面武士被套路那部分來的明白。
其次
這一版比原版差好多。
最大的問題是渡邊謙壓不住場面,他本來就不是那種氣場特別強的演員,佐藤浩市比他強點,也有限。現在這幫中年演員挨個兒撥拉一遍,好像沒有誰夠格的。其實最好還是照原版的思路,找個六七十的老硬漢來演,日本影壇上一代的三國、緒形、原田去了,可仲代老爺子還在啊,至不濟也該是石橋蓮司那個檔次。這片子本來就是為老英雄度身定做的,沒了這一條,失敗已經是天注定。
除了演員自身的問題外,劇本對主角的刻畫也有問題。原版一直在刻畫殺手今日的衰老和當年的殘忍強悍,中間的反差是影片最大的懸念。新版一出來就是殺手雪地殺人,渡邊謙壯實得跟個少林武僧似的,懸念馬上就去了一半。劇本把角色的狠勁也削弱了,暗示在夕張屠殺天主教婦孺的其實是政府軍,那十兵衛(wèi)這個殺人狂豈非變成欺世盜名了么?
原版的高潮不是動作場面,而是芒尼大發(fā)淫威,警告全鎮(zhèn)不要動妓女、不要開黑槍。新版最后十兵衛(wèi)燒了人家的妓寨就走了,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新版加了阿依努人的情節(jié),加進了火器與冷兵器的對抗,還對原版中幾乎所有的動作場面大動手腳,拉長了…
你認為的西部片是怎樣的呢?
我們看電影總愛以類型來看,就像恐怖片、愛情片、西部片等等。對于喜愛或有時間看電影的群體來說,對于西部片大家都有一定的印象。
談起西部片大家腦子中出現的初步印象就是騎著馬、拿著槍、戴著酷酷牛仔帽,穿行在廣闊落寞的高地的男子;或而出現在有美女有情調的酒吧,此時,外面一定是滂沱大雨。在這平靜中醞釀著戰(zhàn)斗。其中牛仔一定是殺人如麻、冷酷無情,每個人手底下都沾染著生命。
但是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的《不可饒恕》絕對顛覆了你的認知,他重新解構了西部片的構成元素,對于以往西部牛仔的英雄形象進行了顛覆的塑造,是西部片的超越也是西部片的總結。
本片從一開始就解構了一番。影片的主角不在懲惡揚善的英雄,而是為了改善兒女生活賺取酬金重操舊業(yè)的賞金獵人。(雖然他已經11年洗心革面,答應妻子不在重出江湖,雖有聽到割傷妓女發(fā)出正義的斥責,但是從整體來看,他更加看重的是賞金)。顯然,一開始,導演設置的場景不再是正義,而是現實的不得已。以往大多影片頌揚的英雄在這里得到了“反英雄”實實在…
原版本身的張力也不來自劇本,也不來自導演,全靠東木。
沒有了東木老爺子多年打下的西部人設基礎,角色張力怎么看都別扭,更別說加上日本的背景融合,武士道也想要,民族融合也想要,導演想要的太多,結果一個也沒有做成。
好好的把沒落武士元素用足其實不難有所出彩。
總之勇氣可嘉也很可惜。
沒有更多了,一百四十字真他媽可惡
這部片子在外表上明顯的是舶來的,披了一張好萊塢電影的外皮,而本質上,還是日本人的那一套對于武士精神的鼓吹。
首先,十兵衛(wèi)并不是類似美國賞金殺手,只是一個雇傭殺手,而之前,十兵衛(wèi)是一個令人聞名色變的劊子手。雖然則個殺手也曾試著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但是其骨子里的嗜殺的天性不可改變,這就是為什么金吾找到他時,他就能很容易的追隨金吾去殺人,表面上是為了賺錢,但那是殺傷別人才能賺到的錢,影片中,金吾下不了手的,十兵衛(wèi)下手,另外的同伙殺傷一個人后徹底崩潰,而十兵衛(wèi)卻為了金吾給金吾報仇,之身殺入警察聚會,最重要的是,十兵衛(wèi)在殺人之后,整個人變了,變得堅強剛毅,令人恐懼,所以,這才是十兵衛(wèi)的本性,嗜殺。
仔細推敲,這部電影更像是一部鬧劇,嫖客因為妓女的奚落而傷害了妓女,警察署長罰嫖客送6匹馬抵罪,妓女認為她們被輕視,自身價值只等于6匹馬,于是出錢雇傭殺手,雇來了廢物金吾,而金吾也知道自己的無能,邀來了表面上比自己還要廢物,實質上卻是真正殺星的十兵衛(wèi)。
想想看,日本男人什么時候把女人當做人看,更何況是妓女?!?/p>
《不可饒恕》主角決定一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4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