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是看到風(fēng)聲的一款海報
宣傳詞是:“風(fēng)聲之后,世間再無傳奇。”
很雄心勃勃的自我評價
我沒有閱讀過原著 不曉得海報上的說法從何而來
如同絕大多數(shù)國產(chǎn)片的海報 最顯眼的永遠(yuǎn)是演員的名字 而且總是那么幾個
導(dǎo)演的名字小幾個號 顯得很瘦弱
陳國富 比較出名的作品是《征婚啟事》 不熟悉這部電影的人很多 但《非誠勿擾》一定很多人熟悉 前者恰恰是后者的創(chuàng)作來源 或者說是后者選取了前者的部分內(nèi)容 做了相當(dāng)大的改動 結(jié)果獲得了較之前者大得多的成功
相較而言,《非誠勿擾》就顯得很浮華,女征男換成了男征女,可能是為了照顧葛優(yōu),也可能是采取了一種男性的視角,與主題無關(guān)的東西太多,一段看似曲折的感情,電影散場之后留不下一點感動。當(dāng)然,作為一部廣告片,《非誠勿擾》無疑做得很到位。
高群書,主要是導(dǎo)電視劇,我沒怎么看過這位導(dǎo)演的作品。但從風(fēng)聲來看,他的風(fēng)格很明顯要壓過陳國富的氣質(zhì)。
《風(fēng)聲》改編自麥家的同名小說, 這位作者的另一部小說曾被成功改編為電視劇《暗算》,——YYD我也沒看過。
~~~~~~~~~~~跑下題先 ~~~~~~~~~~~~~~
首先,關(guān)于誰是間諜,這個在周迅說出“我知道誰是鬼”的時候我已經(jīng)確定是她了,我想劇情為了不被觀眾說“侮辱智商”一定不會把間諜設(shè)定成一上來就滿臉心事的李冰冰,要那么容易被人看出來不是會被罵編劇不動腦筋么,所以間諜必是一開始就引導(dǎo)你排除的人。然后在周迅說吳隊長偷看密電的時候我知道了間諜原來是他們兩個人。因為既然我前面確定了周迅是間諜,那么這種國內(nèi)上映的大片里面肯定不會有丑化中共地下黨的情節(jié),“打小報告陷害別人”這種事情肯定不會無端地按在一個地下黨的身上,何況這個被陷害的吳大隊長之前并未被塑造成他是個奸惡之人的形象,故周迅此行為背后肯定有動機有別因,那只能是他倆其實是一伙的,這是個局。但是這樣的話白小年被陷害那一段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他招誰惹誰了?我不知道原著里是怎么樣的,如果他是周和吳設(shè)計陷害的,那就是丑化了地下黨;如果是劇中“筆跡模仿高手”英達陷害的,那他的動機是什么?只是為盡快找到個替死鬼?還有前面塑造的那么貪生怕死的軍機處處長一角居然中間十分豪爽的自殺了,人家都還沒用刑呢
風(fēng)聲,看后大受刺激。刺激的原因有三。第一、酷刑太多,讓人看了,極為不舒服。讓我對王志文的印象更惡劣,以前過把癮的那種飄逸完全變成了油膩的印象。第二、既然情報已傳出,所有此流程人士被押送秘密地點,那個瘸腿清潔工后來也見到他們了,這么大的動靜能不說明情況變化很惡劣,情報需延后嗎?共產(chǎn)黨都這么傻嗎?第三、情報傳出的及時性和方法破綻太大,太多。片后吳大隊長居然可以以唱傳情報,為什么瘸腿老工端盤子時不唱上幾句,護士一定就是我方人士嗎?至少瘸腿老工肯定是,既知異常情況下,那么合適的時機下以唱傳情報方法為何不用。于是我生疑是不是導(dǎo)演編導(dǎo)最后,臨時想出的一個蹩腳的傳出情報方法,還有李寧玉提出質(zhì)疑后,導(dǎo)演想想也對,又想出另一個蹩腳方法,讓顧曉夢死后的衣服內(nèi)有玄機,試問小白死了多日不是也沒出門嗎?還有片中一直強調(diào)時間不夠了,但是能不能運出拘地的延誤始終是個難解的問題,顧曉夢是很清楚的。
“情報比命還重要嗎”李寧玉這樣問顧曉夢。
顧曉夢沒有說什么,只是哭著說,我們沒有時間了。
在民族即將覆滅的時刻,只要有萬分之一的機會可以把情報傳遞出去地下黨同志也會得以瞑目。
整部影片有一條線索就是摩斯密碼,顧曉夢是用這個傳遞信息的,吳志國說自己不懂摩斯密碼,最后顧曉夢留給李寧玉的話也是用摩斯密碼。
刑罰殘忍,血腥,暴力,可怕。
但即使身在煉獄,為求得民族解放,只要能把情報傳出去,死又如何。正是因為中華民族的堅強意志,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國。
《風(fēng)聲》本色演出~~~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