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非常愛看香港的電影,無論是熱血的槍戰(zhàn)片,還是無厘頭的搞笑片,亦或是帶給我們一代記憶的古惑仔黑社會。最近很多像我愛hk也是講香港人的勵志。
香港的屋村,香港的早茶。雖然沒去過,但香港早就給我們非常深的印象了,雖然港片有點沒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和大陸的合作,但這也是一種融合。
話說香港不缺美女,香港人也不缺夢想,缺的是肯嫁給有夢想的香港人的而不是去傍大款的美女。
豆瓣試聽坑人的,本來想打5星的片子只給了4星,其中一顆星還是沖著薛凱琪的。高海寧的胸器真的逼人呀。
和《破壞之王》的題材是很像啦,但當年周星馳代表的天馬行空畢竟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連喜劇里的女人們也不再單純扮演楚楚可憐的被保護者或同樣瘋癲的小丑角色,而是要在事業(yè)和情感上全面蓋過故事里的男人們(盡管在價值觀上,這些女性角色的理想仍是傳統(tǒng)的回歸家庭)。
至于電影本身沒有提供什么新笑點。講故事講到現(xiàn)在確實很難再講出新意,重新打包組合也沒什么需要執(zhí)著的,表演不要求太夸張,故事不需要太激烈的矛盾沖突,主角也不需要特別神經(jīng)質(zhì),算是對許氏喜劇的回歸了。
談及港式喜劇的沒落、港人對草根故事的堅守、港式喜劇中女性象征的變化、對于各種經(jīng)典橋段的戲仿,說什么都好,此片倒是都可以看到(或者說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觀眾想看到什么都行)。脫離了周時代喜劇弱勢的女性角色故事也未必會變得不好看,反正只有對充滿勵志味道的男l(wèi)oser的描繪是怎么都不會過時的。
都看不夠一半,就讓我想起早前學友哥也在的那部《七十二家租客》,遠點還有子丹哥在的什麼最強喜事還是什麼的……咦!它們給人的感覺怎麼能這麼像呢……
早前還覺得荃加福祿壽挺不錯,雖然阿姐有點礙事,但是比起這部東西,之前的好玩多了……
唯一令人讚賞的只能說是一開始的還不錯,但逐漸的讓人無語,先是什麼打擂臺去拜師求學什麼的,瞬間想起功夫熊貓……中間省略N個無語情節(jié)……最後不得不說這個情節(jié):祥仔倒在那裡,然後大家一起唱歌,他就起來了?。?!無力吐槽啊……TVB每次無能為力都這樣……笑點能不能高點呀……
這段時間很迷一部TVB老劇《難兄難弟》,對張可頤扮演的程寶珠的喜歡尤甚。很巧,影院正在上映一部張可頤參演的港片-爆笑角斗士,于是今天拉著老婆去了久違的影院。說起來老婆懷孕后我們就沒有看電影了。
片頭醒目的TVB標志就告訴你,這是一部TVB的大聯(lián)歡,正好也符合這段時間看難兄難弟培養(yǎng)的港劇感覺。這部片子故事一般,老套的港式勵志,外加諷刺一下時政,主角沒有什么大牌,就算是TVB當紅的諸如謝天華,也只是客串性質(zhì)。其他的熟人也很多。最主要想看的張可頤戲份不算太多,而且十五年了,當年美麗善良的珠妹也老了。不過二小姐保養(yǎng)的還可以。勾引曾志偉那段也很爆笑。另外除了寶珠,還有龍干導演也露了一小臉,還有仙姐,還有就是導演了。除此以外,其他的明星也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片子的后半段稍微有點假得感覺,整體而言,也就是3星的水準,不過考慮到有寶珠這個濃濃的懷舊情節(jié),多給1星吧。
爆笑角斗士:王小鳳領(lǐng)銜,曾經(jīng)的輝煌,如今的香港夢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