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設定很有意思,其實就是量子物理,在確定觀察到的結果時出了bug,在一個分叉線衍生出兩個分支,并且都保留了下來。就比如薛定諤的貓,我們同時看到了貓活下來和死了以后的兩個結果,他們同時存在一個平行時空。
但是也因為設定有很多bug,說實話這個設定本身就是個bug,不科學也不嚴謹(并不是噴,只是談談我的看法,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講靈異故事的作品)
1.根據(jù)設定,在分身出來時,其實就是一個人因為內心的矛盾選擇了兩個結果,從而產(chǎn)生分身$#
當出現(xiàn)極端矛盾的情緒時,會生出二重身,類似于第二人格,只是這個人格可以被他人看見,甚至在真身附近,可以作為一個獨立人而存在。當你遵循內心矛盾的另一面去做時,會形成不一樣的人生,也就類似于上帝擲骰子。二重身是由本體分化而來,所謂另一個自己。但馬上她就不是你了,因為她擁有了另外的經(jīng)驗與記憶。而人是由記憶與經(jīng)驗構成的全部。你只能是當下選擇的那個唯一的你自己。
影評放豆瓣留個底。
原本這部電影應當是雙結局的,國際電影節(jié)首映,投票決定上映順序,最終里結局上映日期稍遲??上бM后的宣傳,無論是香港還是臺灣似乎都沒有提過這一點。大概是表結局獲得的評價比較好的緣故所以只引進了表結局?
中文也好日文也好,宣傳都紛紛以“結局出人意料”作為宣傳點,難道你們不知道,這么一句宣傳標語就等于劇透了一半嗎……?
查了一下日方劇透,里結局和表結局只差在最后的結尾兩分鐘,并且里結局有生硬扭成HE的嫌疑。估計是看完表結局大家在想“你特么在逗我”,接著看里結局,大家在想“你特么又在逗我”,這樣的展開……
P·S:里結局的末尾為(不知為何)她沒有消失。
P·SP·S:香港又是哪個翻譯出來禍害電影了,您懂日語嗎。
——————————————————————————————
伏筆不少,但都很明顯,細心的人應該都注意的八九不離十。
BUG好多,一遍乍看完很唬人,回想起來哭笑不得。優(yōu)于其他分身題材玩了一出雙線,效果不錯,可惜玩脫了。
電影主旨還是在分身設定里玩爛了的“人生選擇”
人生不是只有努力一途,有的時候放下手中的工作是為了之后能夠更好的將它拾起。
放下各種可能的BUG不提,一部琦麗瑰詭的電影竟然是這樣的一個主題實在是非常令人意外的。不論是表結局還是里結局都令人驚異的在中心思想上無比的一致,實在是讓人有一種“導演,辛苦您了”的感慨。要知道把BE和HE弄的如此高度一致實在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對這部電影有興趣的同學建議頭腦清醒時間充裕時做好二次觀看的準備認真研究,因為它不僅是一部主題清晰的電影,更是一部挖坑不遺余力,填坑扎實有力的好作品。
燒腦愉快哦親們~!
豐原功補出演,《二重身》:本體和分身的懸疑 (7/10)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