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看,不是第一次看了,
小時候只是隨便看個樂
這次終于有了些感受
關(guān)于美食,代表的一國的傳統(tǒng)
關(guān)于人如何捍衛(wèi)自己所珍視的文化
一個父親留給兒子的遺產(chǎn)
這都是隱喻,在喜劇里如此輕松地表達
這種態(tài)度真讓人敬佩
最近看了兩部法國電影。
一個是D'Artagnan et les trois mousquetaires《三劍客新傳》,英雄浪漫主義的劍客;一個是喜劇搞笑的L'aile ou la cuisse《美食家》。
無論是內(nèi)容、主題還是類型,都讓人覺得是絲毫不搭界的電影,但我覺得劇情都驚人的相似。
浪漫主義的火槍手英雄達達尼奧(Vincent Elbaz),喜劇大師美食家杜士曼(Louis de Funès),都在斗爭。
斗爭盡管跌宕起伏甚至幾近危機,而結(jié)果也都是令人振奮的“勝利”。結(jié)局更是雷同——
新傳里最終將撒旦的奴仆斬首,而當達達尼奧等一群騎士帶著英雄的豪氣驕傲的揚長而去之時,畫面切換到一個甫在水上的頭顱——不是撒旦奴仆,而是為其斬首的劊子手
第二部,最終美食家成為院士并因為捍衛(wèi)法國美食而得到了社會的尊重,然而就在一群院士慶祝美食勝利行將就餐時,杜士曼卻從面包里拖出了他丟失的那塊懷表——那是他全力抨擊的食品工廠時不小心掉進去的……
而滾屏得緩緩拉起,音樂開始彌漫,一個慷慨激昂,一個搞笑怪誕。
思考又都相同——沒有勝利,只有永不低頭的惡勢力。
這就是法國電影,超級的透視人生。
昨天被CCTV6的《美食家》這部76年老影片所吸引,起初的原因很簡單,因有“美食”二字。果不其然,影片的內(nèi)容如其名一般的具有吸引力,黑色笑點滿滿,是值得一看的經(jīng)典影片。
此外,也讓我第一次知曉了上世紀歐洲著名喜劇大師---路易·德·菲耐斯,從這部影片中就足以體現(xiàn)其有趣、狡黠聰明、滑稽,討人喜歡的一面,其代表作還有《虎口脫險》、《吝嗇鬼》、《小泳者》等,有待我一步步去觀看!
即使是對快餐類的垃圾食品嗤之以鼻,幽默的法國人也不會義正言辭的譴責,而是用自己特有的法式幽默詼諧的調(diào)侃著這些快餐食品。電影有些年頭了,雖然技術(shù)不太成熟,有點簡拙,但是食品工廠里面制造的雞、魚、蛋糕,現(xiàn)在真的就變成了激素、蘇丹紅、農(nóng)藥······
不能不說,這是一個黑色幽默的故事,加上天才的演員把杜世曼演的活靈活現(xiàn),值得一看。
但是仍然有一點小遺憾,杜世曼的兒子應(yīng)該找個更好看一點的才好
《美食家》近乎完美的喜劇片 可愛的法國小老頭路易·德·菲耐斯(法國食神,品酒高手)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