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跟拍跨性別者二毛十幾年,積累素材三四百個小時,最終向我們呈現(xiàn)出這部90分鐘的《二毛》。
首先,導演的選題、堅持、在多次的幫助和聊天當中已經(jīng)變?yōu)榕笥训呐臄z關(guān)系,都值得今天的觀眾給之敬意。
影片的英文名叫《The two lives of LIErMao》,來源于二毛自己的一句話:別人都只有一種人生,而我過了兩種人生。
二毛從小沒見過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爸爸犯人口拐賣罪被槍斃了。講這件事情的時候,是影片當中最大的一個笑點:導演跟二毛一起回了重慶的老家,二毛的媽媽說,“他爸死之前
他真的把自己的人生當作主角去生活 積極樂觀是我在很多“底層人物”身上都看得到的 但其實同時他也是自卑的 對愛展現(xiàn)出極度的不確定質(zhì)疑和極端 都印證他是缺愛是自卑的 這也因為他自己的“身份” 我看了很多評論 也大概了解最后為什么和小龍分手 他的情緒不穩(wěn)定好像是突然導致了分手 包括很多人都在問為什么會分手 但是他其實一生都在渴望愛 得到愛 最后自己把愛推開 因為他不相信自己能擁有愛 其實縱觀整個影片 總是有那種他好像快要接近正軌 人生開始向充滿希望的方向前行的時候突然急轉(zhuǎn)直下 這給了這個紀錄片一
一個一生都想活的有尊嚴的人,卻依然在被消費尊嚴,這是最令我唏噓的事兒。
借著二毛的這個形象,折射出的東西恐怕才是導演想要的。
因為貫穿整個影片中,寫在二毛身上的只有兩個字“悲慘”,我想導演看得清這個東西,二毛恐怕到死都真的以為在拍他吧。
湊字數(shù)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這是一部關(guān)于跨性別的紀錄片,我把主人公稱為,是第二個想做卻做不成的“金星”。我想把二毛稱為“她”也許是我對她的一份珍貴的尊重。
想起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shù)》中說到:“所謂弱勢群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就是因為這些話沒有說出來,所以很多人以為他們不存在或者很遙遠?!?br>?可惜二毛并沒有等到光明,而是在一次次的跌倒爬起,爬起跌倒的生活里掙扎,直到崩潰??缧詣e群體從來沒有在公眾意識里正大光明的出現(xiàn)過,所以他們的身份永遠是隱晦,躲在黑暗里,不敢多言幾句
深深地震撼了我,很喜歡這是紀實性很強的紀錄片,跟拍長達十多年,那種真實張力。二毛內(nèi)心深處可能就有著兩種雙重的人格,在紀錄片中,既有他溫柔善解人意的一面,在老家鄉(xiāng)下和男友在簡易屋蓬里暢想未來,還詢問男友能不能適應這里的生活;也有他酒后癲狂,把最愛他的人永遠推開,最后躺在街邊痛苦懊悔。這種復雜的人格帶來的人性張力是令我震撼的。
她又是那么熱愛生活,幾乎在任何普通人難以忍受的環(huán)境下,他都能如此樂觀地接受并且暢想未來,但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失去愛和被愛的人
[二毛]
“等我有錢了,我把全身都做了,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
二毛姐的一生坎坷不平,從他有一個拐賣小孩發(fā)財然后被槍斃掉的父親開始,這條曲折的路扣似乎就在未來等著她了。
她永遠期待著愛,但或許也永遠不相信自己可以真正的獲得愛,于是走向毀滅自己辛辛苦苦創(chuàng)造愛的路。
一面,我們看到了二毛永遠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無論是遭遇了愛情的破滅還是家里土地被霸占,她永遠有著重新開始的勇氣,連生命最后的日子,她提到自己曾經(jīng)輝煌的時候,眼睛都在發(fā)光。
二毛,在人間辛苦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