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簡介,我就知道《奧林匹斯的陷落》跟《倫敦的陷落》一樣,又是一部把個人英雄主義宣揚到極致的電影,但并沒有阻止我一個月內(nèi)看了三遍。沒辦法,我就吃這種。
簡單叨叨幾句。第一,恐怖分子已摧枯拉朽之勢侵占白宮的時候,特別是草坪上的戰(zhàn)斗,簡直就是屠殺啊,白宮防衛(wèi)也太不堪一擊了吧。第三,救出了一個孩子,就出了一個女人,救出了一個總統(tǒng)。這個設定真的俗套啊。但沒辦法,就是喜歡。第四,故事拉的長但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且不繁復。
最后想說,男主太帥了,連總統(tǒng)也是個年輕帥哥啊
白宮陷落里有大量硬傷, 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最大的.
三個密碼得到后, 那個白癡系統(tǒng)啟動了, 整個美國都要game over, 臨時工總統(tǒng)都不打算逃跑了, 可是那個朝鮮棒子卻要逃跑?! 他要怎么逃呢, 剩下幾分鐘時間, 坐火箭都來不及了.
如果老實躲在白宮的地下室里, 說不定可以活呢. 做這么周密計劃的人這時腦子在想什么呢?!
看別的朝鮮腦慘都視死如歸, 這個頭為什么就不能拿把機槍守在那個密碼機器旁, 等著核暴呢?!
為了拍這朝鮮棒子多沒人性而又不多怕死, 導演快趕上中國抗日電視劇的導演了
奧林匹斯的陷落:美國人的危機意識
有一個漁夫天天打漁,每有剩余卻不售賣,只是曬干,村民們都嘲諷他傻瓜,這年冬天,村附近的河意外結冰,村民們生計困難,餓死者不在少數(shù),只有他高枕無憂,并憑借一己之力拯救了無數(shù)村民。這便是美國人的危機意識和個人英雄主義。自911之后美國人的安全感下降,危機意識增強,好萊圬大片的視角也聚焦于此,誕生了無數(shù)票房口碑片,《奧林匹斯的陷落》便是其中之一。本片在北美首周獲得3037萬美元,登頂北美票房榜亞軍,而本片在香港上映期間榮登票房冠軍寶座。
美國電影人假想恐怖分子侵占了白宮,總統(tǒng)愴惶被困,整個美國等待英雄來救,而這個英雄就是被拋棄的邁克,故事架構向來嚴謹?shù)暮萌R圬采用常見的因果結構,通過細化環(huán)節(jié)完善每個分層,讓故事節(jié)奏趨于合理,但同時毫無拖沓之感,英雄總會受困,總會在危機到來的時候再次成為聚光燈的中心,力王狂瀾,《奧林匹斯的陷落》的英雄因為意外被擱置,成為文職人員,最后因為白宮陷落,而再次成為英雄
“奧林匹斯的陷落”深入人心的犯罪片 深思——令人費解的恐怖主義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