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時人理解的藝術家還少嗎?荷蘭國家博物館正對面不遠處那座現(xiàn)代風格的建筑,就是赫赫有名的梵高博物館。它在《藝術新聞》全球博物館百強排名中位列第34,夾在榜單上一堆以國家、宮殿、君主、元首、財閥命名的場館中,顯得格外突兀,充滿諷刺意味。
如織的游人魚貫而入,飽覽梵高真跡后又蜂擁而出,周圍的紀念品商店就成了這種文化旅游的直接受益者。在那里,人們可以花幾歐元買到印有梵高畫作的明信片,也可以花幾十上百歐買到質(zhì)量不同的仿作。但來自全球各地的游人們恐怕不會想到
趙小勇和梵高,就像一對鏡像的對照。一個畫畫為了生存,一個生存為了畫畫。
透不過絲絲光線的畫室里,潮濕的霉味和汗味交雜,顏料堆疊一起,混成黑褐色,膩污無處不在。赤膊的青年井然有序,左眼,耳朵,星空,太陽……自由隨性的繪畫變成機械動作,無價藝術變成櫥窗價簽下的紀念。
“我已經(jīng)進入梵高的狀態(tài)了?!?br>趙小勇對養(yǎng)活他半生的梵高癡狂,機會就擺在眼前,中年人擔著的家庭,他弓著背,脊骨凸顯,手努力向上夠,頭卻扎的越來越低。保持這尷尬的姿勢太久了,趙小勇難受得緊,一家子去了世界之窗
在飛機上看了《中國梵高》這個紀錄片。本來帶著偏見,覺得深圳大芬村里流水線臨摹梵高畫作的這群人并不理解藝術,只是為了生存日復一日機械臨摹成千上萬幅一樣的畫。結(jié)果在最后半個小時,為自己感到萬分羞愧,眼淚也停不下來。后來說不出是什么感受,也許是心酸,不平,無奈,又敬服。再不起眼的地方,也足夠孕育夢想了。這個人畫了三十多萬幅梵高的畫,但從沒看過原畫,就希望有一天能去梵高博物館。經(jīng)濟拮據(jù),在客戶的邀請下終于要咬牙去了,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的不公平。畫的畫450人民幣賣給阿姆斯特丹的客戶,客戶卻能以500歐賣掉;以為自己的畫是掛在畫廊里賣,卻沒想到是路邊一個小小的紀念品。他失落而無奈,在看到真跡的時候,卻更加迷茫?!拔耶嬃松先f幅畫,卻不如他一幅?!钡阼蟾叩穆愤吙Х葟d實景前,他畫起了畫過萬遍的路邊咖啡廳,“我明白了,路邊咖啡廳為什么梵高這么畫”。畫完后走在漆黑的巷子里,說:“梵高來了?!蔽矣X得那時的他是最接近梵高的人了。
無比感慨的一幕是這一群帶著些滄桑落魄的人在村子里的大排檔里喝酒,但他們在談論見到梵高真跡的激…
【中國梵高】有靈魂的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