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
僅僅攝影有吸引到我而已,尤其是冷色調(diào)下的畫面,如開頭那段農(nóng)場的手持攝影長鏡頭,其中內(nèi)景方形畫幅以及外景邊緣虛化+疊影的圓形畫幅看起來有點意思,但是細思卻發(fā)現(xiàn)其對敘事的推動力為0,男主病后還出現(xiàn)打亂以上畫幅規(guī)則的刻意設計。
兩點印象深刻,一是對孩子生活化的近距離記錄,二是那場斷頭戲與緊隨其后的天降大血。
劇情上設置太多隱喻性質(zhì)強烈的場景,刻意疏遠觀眾,導致本來簡單的故事乏味不堪,無法進入。
設想每個導演的特質(zhì)都清楚的寫在他們的臉上:瘦削文雅的邁克爾·哈內(nèi)克;頑皮狡猾的羅曼·波蘭斯基;克制內(nèi)向的安德烈·塔科夫斯基。雷加達斯則明顯是一個例外,這個41歲的墨西哥男人站在一系列嚴格高尚的電影背后,始終保持著一副莊嚴謙遜的面孔,手握戛納最佳導演的證書輕輕晃動,臉上露出孩子般的歡欣。被稱為帶有自傳色彩的[光之后]以愈加奇特的表現(xiàn)手法,變幻莫測的情節(jié)跳躍引得世人注視,再次證明了卡洛斯·雷加達斯依舊那么的出人意料。影片曾被西方媒體稱為“凝固的榮格的燉肉”,如一場赤裸而放縱的流水宴,對抗性、抒情詩調(diào),和一些直白的荒謬。風格的私人化,妄圖通過不加雕飾的表演和非凡的視覺效果來彌補。而打破傳統(tǒng)的敘事節(jié)奏,甚至讓一些最忠實的捍衛(wèi)者都感到困惑。對此雷加達斯如此回應:“當我們看到一些事情的時候,通常會以為自己知道將會發(fā)生什么,但這是非常奇怪的。因為生活恰恰相反,大多時候我們并不清楚明白正經(jīng)歷的意味著什么,除非在很膚淺的層面。而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開始變得重要,并呈現(xiàn)出某種特別的關聯(lián)”。
影片有個異…
這是一部有關的夢囈的電影。
這又是一部真實鄉(xiāng)野生活的寫照。當城市化突飛猛進的時候,遠離喧囂的山林也無法幸免所謂現(xiàn)代工業(yè)所帶來的侵害。但這是漸進式的,并非一朝得見。當城市的頹廢與鄉(xiāng)野的沉靜形成反差時,仍有人選擇鄉(xiāng)野。胡安就是這樣一位勇敢者。一直生活在大都市的他,在有著優(yōu)厚物質(zhì)的前提下,帶著妻子娜塔莉婭和兩個年幼尚小的兒女就來到了大山深處的小村。
只是他家單門獨戶于小村的盡頭,前后左右,無比的開闊。這自然與破敗的村屋形成強烈又鮮明的對照。盡管胡安設法融入村民的生活
影片一開頭,已經(jīng)用詭異的場景設置和類似“移軸”鏡頭勾畫出一個遠離人世的世界。一對夫婦住在遠離人煙的一棟大房子里,養(yǎng)著兩個孩子和幾條兇猛的狗。他們的生活看起來是自給自足,悠然自得的。居住在一個如此自然的環(huán)境,又有著美滿的家庭,也沒有什麼工作的壓力,好像是許多人對理想生活的憧憬。然而,從妻子對欲望的釋放,到兩人關係的緊張,又來了天災人禍,這里貌似變成了最凄慘的地點。丈夫最後被人殺死,而殺死他的那個人,最終也沒有得到什麼,反而進行了自我毀滅。這其實是一種,發(fā)生在如此美麗的自然之中的,命定的悲劇。影片中說到這樣一個意思,人只是會一代一代地感受這樣的循環(huán),你失去的,能在孩子們身上看到,然而你知道,這也終將成為他們失去的。
影片有兩個場景最讓我難忘。一個是丈夫讓妻子彈琴唱歌,突然淚流滿面,說他在這一刻感覺到什麼是愛,他愛世上的一切。而快到結尾時,青年面對著一大片的樹,一棵倒下,而他拔掉了自己的頭。一個從心靈上給我震撼,一個從畫面上給我震撼。這兩方面的結合,正是這部影片所具有的特點。
一個閃著紅…
原文在 imdb 導演詳細信息部分 http://www.imdb.com/name/nm1196161/bio?ref_=nm_dyk_qt_sm#quotes
摘一些和此電影相關的片段, 幫助理解
關于 寂靜之光 的部分在這里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83315/
伯格曼在評價塔可夫斯基時說,終于有人展現(xiàn)了長久以來想要表達卻不知如何體現(xiàn)的境界。雖然兩位大師實際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在不同的范疇實踐了各自的電影美學,但這段對塔氏的評論實在是頗為引人思考。事實上,塔氏之后,也未再有人能夠博得如此之高也是這般貼切的評價。
后來有一位被塔氏的鏡頭所感染并且因此投身電影事業(yè)的導演——Carlos Reygadas。
對于《Post Tenebras Lux》,我想可以把伯格曼的評價倒過來講:即再也沒有另外一個藝術題材能夠比電影更適合將藝術家長久以來想要表達卻不知如何體現(xiàn)的境界展現(xiàn)出來!
有人把這部電影和《Zerkalo》相比較,這個比較未必是牽強的,我倒是認為,《鏡子》是從人類命運、時代精神的角度展開的哲學思辨,其詩意落在宏觀上,而《Post Tenebras Lux》則是從潛意識和夢的角度展開的感性追索,其詩意落在微觀上。從這一觀點出發(fā),《鏡子》具有劃時代意義,而《Post Tenebras Lux》則更具現(xiàn)實意義。
有人認為這部電影所運用的象征手法,我不完全同意這樣的說法。正如塔氏在電影素…
【柳暗花明】《舐夢人》:真實的桃花源根本就不存在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