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有一種震憾到的美,跟朋友論談過幾次,也建議幾個朋友看過,片中女生是一個普通大學生,現(xiàn)實中有很多這么普通的女生,有自己的強項,有過脆弱,有人幫助,有些困難卻只能自己邁過去,每一個女生都會成長,每一只毛毛蟲并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一只什么外形的蝴蝶,卻都需要有一個做繭自縛的的痛苦,逼到破繭而出掙扎,淡然到成蝶的那刻,25歲的我,照過鏡子,卻還不知道自己化成一只什么樣子的蝶,還在路上歷煉中。
高中時
我心里默默的把北大作為我的目標
我知道我在的這個學校里沒有人考的上
當然,我也考不上
因為也不知道別的學校
想著看些什么來激勵自己
于是遇到北大《女生日記》
思念時看,憧憬時看,難受時看
就這樣一個十分鐘的微電影陪了我兩年
當我看到女主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時眼里的懵懂和光芒
叮鈴鈴的車鈴聲在北大鋪滿銀杏葉的大道上反復回響著
《The Rose》的音樂旋律悄然在耳邊響起
我知道我開始編織我的夢
我不停幻想著有一天我是否也能夠在校園里鋪滿銀杏葉的大道上漫步騎行呢
不得不說,現(xiàn)代舞真的很讓人觸動。
情感貫穿了全身,肢體、肌肉、眼睛、甚至頭發(fā)的現(xiàn)代舞,很難不讓人流下眼淚。
她很想抓住什么,身體卻被另一個方向的力量抓走,很痛苦,很舍不得,即使用盡全身的力氣去悲傷哭喊,恨不得把心都挖出來只為了證明自己的崩潰,懇求上天給她即使一點點的同情,給她盡管一點點的如愿吧。但是,她抓住得了什么?就好像老師說say something,而她只唱了首歌一樣,是nothing。
該走的,用全世界最重的東西都拉不回來。飄飄乎的愛情,旁人為她塑造的保護,最珍貴的人的生命??墒牵瑫r間,卻能夠把全世界最重的人都拉走。也許會被拖著走一段時間,那又怎樣呢,不打折自己的腿,挖空自己的心,還是可以跑,到時淚水會很輕,不管流多少,因為風會帶走。就可以站著流淚,站著笑。
《女生日記》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五周年院慶宣傳片。該片講述了2007級北大藝術學院女生江小夏在校四年間里,在經歷了種種人生變數(shù)與百態(tài)之后逐漸變得成熟的故事。四年間里,江小夏逐漸褪去了曾經的青澀、銳氣與軟弱,那些淋雨受凍、獨自生活、淚水浸潤過的日子里,是成長的必經的旅程,也是在變得足夠勇敢、獨立、成熟之前必須承受的完美銳變之痛。為成長中的疼痛和懂得而擁有了情感,感謝這些不論悲喜好壞的經歷,是它們讓江小夏學會去坦然面對自己的成長,學會承擔生活加在她身上的痛苦與不幸,學會感受生活和生命的色彩,并最終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時光。
每一個觀眾都能在自己的回憶中搜索到熟悉的畫面和感受,進而引發(fā)內心深處強烈的共鳴和認同感。這樣的一種審美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移情?!耙魄樽饔谩币詫ο蟮膶徝捞匦酝说乃枷?、情感相互切合為客觀前提,以主體情感的外擴散力和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為主題條件是對象的擬人化與主題情感的客體化的統(tǒng)一,是審美認同、共鳴和美感的心理基礎之一。
…
“什么是美,從'知道'到'懂得'”
余秋雨說“成熟是一種不明亮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刺耳的音響”“成熟與一場災難之后,成熟于滅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窮鄉(xiāng)僻壤,成熟于幾乎沒有人在她身邊的時刻”
主演將剛進校的小白之懵懵懂懂與畢業(yè)時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與詮釋表現(xiàn)的很好吶~中間感情的進度也拿捏的很棒咩~
我發(fā)現(xiàn)最近這種微電影或者說短片好多啊,都是什么什么大學的。。。是為學校做廣告嗎?說實話,看一兩個還好看多實在就是感覺有點做作了。。。笑而不說話。
【女生日記】極富創(chuàng)意的短片片 成長在疼痛之后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