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張三【「一時半刻」公眾號主編】
A:徐迎利【電影《東莞女孩》出品人】
Q:
很難得,徐先生聯(lián)系「一時半刻」,面對面閑談。
恕直言,前幾天我編發(fā)了一篇文章《抽東莞水,還是正東莞名?》,直接批評《東莞女孩》的電影海報「俗」。聽說這篇評論還引起了一些要緊的爭議?
A:
這篇文章我認(rèn)真讀完了,主要指我們的海報是一幅水彩的裸女,而且還露點,讓人覺得低俗。但文章作者之所以這么批評,我想他應(yīng)該沒有看過我們的片子。
其實這幅裸背女孩的水彩畫,正是影片一個很重要的「紐帶」,它可以說是男女主角(男畫家和東莞女工)的愛情證物,也間接令女主角受過很深的誤會(就像被那篇文章批評低俗類似的誤會),但畫作最后的去向給我們帶來驚喜,在片中幫助更多人改善生活,背后反而是一種無私的施予。
另外,其實在此之前我們在莞城做過一場試映會,請一些從事文化、影視和媒體工作的朋友來看片,片子在做后期的階段,我都很重視搜集各方意見,及時修善。
有一點你有所不知,我本人就是一個畫家,我們學(xué)畫,要臨摹各種各樣的男女人體,在我眼中這是創(chuàng)作的主題…
完這部電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心里只有八個大字:感同身受,冷暖自知。
之前有首歌,叫做《離家的孩子》,歌詞觸動人心,曾經(jīng)傳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離家的孩子流浪在外面,沒有那好衣裳也沒有好煙,好不容易找份工作辛勤把活干啊,心里頭流著淚,臉上流著汗”
我想每個人小時候都有過一個掙大錢的夢,都渴望著早點獨立,早日賺到很多的錢,回饋父母,也讓自己得到家人朋友的認(rèn)可,帶領(lǐng)大家過上好日子。
在這樣的心理下,大家紛紛離開家門,帶上行李和夢想,去遙遠(yuǎn)的大城市尋找一份能夠圓夢的工作。心里可能是期待,可能是忐忑,也可能是充滿對未知的恐懼。
所以我看到美鳳為了給自己的母親討回公道,為了尋找自己的父親,作為一個年輕的女孩子,頂住壓力,自己一個人來到陌生的城市,東莞的時候,我心里非常佩服。
我們都是在外漂泊的人,歸根結(jié)底漂泊是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其他的理由,或多或少都有點不那么純粹。
而美鳳,離開撫養(yǎng)自己的姥姥和小姨,甘愿被人誤解,流落街頭也沒有退縮過,這樣的堅持與勇敢,令人敬佩。
其他的那些經(jīng)歷,初到城市,被人騙…
【東莞女孩】平庸的劇情片 自古女子最癡情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1392.html